| 分类: 艺术类 |
这一点从她的姓名就可以看出,因为埃尔莎(elsa)是伊丽莎白(eilzabeth)的昵称,而斯基亚帕雷利(schiaparelli)是她叔叔--一个意大利参议员兼天文学家的名字。
至于他的父亲,则是学识渊博的东方语言学教授。
教养良好的斯基亚帕雷利成年后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并于迁居美国两年后离婚。
以破落贵族和美国阔女人形象来到巴黎的斯基亚帕雷利,起初并没有与夏奈尔一较短长的妄想,然而事情就像有些人说的,"当好运降临到你的头上,不想出名都不行"。
那是1922年的一天,斯基亚帕雷利在保罗·波烈的时装店里闲逛,并心血来潮地试穿了一件华丽的晚装大衣,这时波烈走了过来,不仅向她提供了全套的晚装搭配,同时还鼓励她"自己设计点什么"。
这样的事,有时真不知该看成是"种豆得瓜"呢还是属于"养虎为患"。
总之,这个精灵古怪的女人将保罗·波烈的服装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了一个可乘之机:她毫不犹豫地继承了保罗·波烈在色彩与面料方面的成就,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女性化的装饰,并将戏剧性、异国情调等诸多顺应潮流的元素融入服装,当然,还有她那独一无二的幽默感。
她的成功是必然的。
1927年,斯基亚帕雷利推出了使她一举成名的黑毛衣上加白蝴蝶结领子的提花毛衣;1931年又推出令好莱坞明星纷纷效仿的宽垫肩套装。
此后,她的创作如泉喷涌,与超现实主义先驱让·科克托和萨尔瓦多·达利的亲密交往更是将她的设计带入了一个超常的境界:她为科克托设计的夹克上衣,有一双刺绣的手抱住了穿着者的身体;给达利的,则是著名的"泪滴"图案和一大堆夸张的帽子-那只倒扣在头上的高跟鞋,应该算是其中的极品。
至于真正的有钱人,他们似乎更喜欢斯基亚帕雷利的机智与大胆。
斯基亚帕雷利的时装用色强烈装饰新奇,罂粟红、紫罗兰、猩红等一系列“惊人的粉红”的运用,打破了夏奈尔黑色套装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仅如此,她的服装造型线也完全有别于夏奈尔的矩形,而是以女性的腰臀线为视觉重点,追求自然和审美的统一。她最初的针织运动套装和绣有精美花样的西班牙式外套的黑白礼服,是她自己所认为的“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
毫无疑问,斯基亚帕雷利丰富的想象得益于她青年时代的艺术训练,以及后来周游各地的旅行生活。无论是北非土著人的色彩,还是美洲暴发户的疯狂,都能够激发出她的创作灵感。她将巴尔干服装上的大贴袋用于茄克衫,东方的具有原始意味的印花布用于时装的细节装饰,并设计出茶匙形、鸡心形、三角形等西服翻领。此外,她还将她的“惊人”牌香水瓶创造性地设计成沙漏般的蜂腰人体造型;女式拎包在打开时伴有音乐声;鞋子形状的帽子;装有办公桌抽屉式口袋的外套;蜻蜓形的围巾等。良好的艺术素养使她的设计新奇而不失高雅,怪异而不媚俗。
1930年代后期,斯基亚帕雷利将时装的重点从腰臀部移到了肩部,强调肩部平直与挺刮的同时,收缩了臀部,据说这一灵感是从伦敦近卫军制服上得到的。对于这种男性化的垫肩女装,美国时装杂志《哈泼市场》不吝溢美之辞,认为是“最具想象力的创造”。这种服装此后很快在好莱坞的带动下流行起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主流女装。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