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170厂

标签:
170厂三线贵州杂谈 |
分类: 4、乱象 |
进厂区前经过的田地,杂生着豌豆、蚕豆、油菜,都开花了。
厂区里的老宿舍楼一。看到我楼上楼下瞎转悠,一大娘问我是不是老王家小孩,我说不是,她有些失望。喃喃自语:说是老王家小孩回来了啊。
老宿舍楼三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一。小区门口。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二。进小区。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三。小区的院子。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四。楼前。
七、八十年代宿舍楼五。每家都有煤棚,陈旧但整洁,有军工企业风采。
七、八十年代宿舍楼六。墙边的青草。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七。每栋楼都有编号,编号是按修建先后排的。
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楼八。小区门口的公路。
新宿舍楼一。
新宿舍楼二。
http://s6/mw690/001lMTzEzy79XMTIagt75&690
厂区路一。
厂区路二。
看样子是很久没开门了。
170厂子弟学校。
学校围墙外有片果园。葡萄枝条上冒芽了。
果园的桃树开花了。
俱乐部一。
农贸市场。
应该是变电楼。
有点败落了。
俱乐部广场边的小市场,人气最旺的地方。
曾经火红的厂多经公司。
这是基地的另一个单位,和170厂相邻。又叫601处或601库。
离开了。已经17点过了,要赶回贵阳。
厂区外是荒地,老太婆在晒太阳做针线。
前一篇:从王朔杨绛到冯金线
后一篇:由翻拍的《深夜食堂》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