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雀,遇见春天。

(2014-11-05 13:05:04)
标签:

娱乐

城中村

麻雀

奋斗

微电影

温度越来越低,这个城市的供暖即将开始,城市上空的麻雀,开始储存过冬的食物。麻雀,是耐冻的鸟儿,屋檐、墙缝和岩石缝里都会居住。冬天,气温降低,它们会成群跑到城镇居民区,气温和食物都比农村要好。

 

上周六,去参加了一场本土微电影首映式,《遇见春天》。制片人郭春江,是我的老乡。去年,他在自己的私媒体平台写了一篇文章《别了,陈寨》。在郑州城中村即将大规模拆迁的档口儿,用文字缅怀了那段在城中村奋斗的青春,许多人看得唏嘘。

 

电影《遇见春天》,跟“郑漂”、“城中村”、“房子”、“爱情”……有关。记得,最初,他说要筹备这部微电影的时候,名字叫《麻雀》。麻雀,是寻常的一种鸟儿,无论南方与北方,农村或城市,都可以看到它们努力飞翔、觅食的影子。这个城市,有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带着坚守和无奈,像麻雀一样,努力在拥挤的城市里生存、寻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最初起名《麻雀》的意图:纪念并缅怀曾经郑漂的日子。

 

影片改名为《遇见春天》,除了赞助商的因素,比《麻雀》多了些让人期待的希望和力量。看到这样的字眼,温暖、柔软的感觉会从心底泛起。记得看过一组摄影,也是这个标题:遇见春天。长长的街,枯黄的落叶与翠绿的嫩叶相交融,如一幕华丽丽的布景,像极了这个深秋时节,对于春天的渴望。

 

首映式上,瑟瑟秋风,本土的各界大咖纷纷亮相,红毯、华服、闪光灯……很是热闹。这样的情境,不仅仅是对本土微电影的捧场与支持。繁华背后的每个人,几乎都历经过撕裂般疼痛的奋斗青春。影片的制片人郭春江先生,多年前,也是从这个城市的城中村出发,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得以在这个城市扎根、履梦。我相信,这些人中,一定有一些人,带着“对奋斗青春的致敬”而来。

 

影片中,有许多广告的植入,看着,大家会心一笑。追逐梦想的过程,需要扶持。对于这样题材的微电影来说,有赞助商的支持,才能得以与公众见面。故事的男女主角,是怀揣梦想在城中村中奋斗的一对年轻人,爱情很纯美,糅杂着失业、女友怀孕、丈母娘要求必须买房、爱情遭遇诱惑、郑漂在城中村的屋顶仰天痛苦嘶吼:郑州,我走了,再见!男主角悲催无奈咆哮着:理想算个蛋!……梦想,那么美好丰满,现实,那样地赤裸骨感。

 

曾经跟朋友说,很喜欢城中村的氛围,路边一溜小店,很热闹,市井气息浓郁,又不会太庸俗。后来,去朋友居住的城中村小屋,那里密匝匝的房间,终日不见阳光,各种安全隐患,充其量就是一个晚上回去睡觉的地方……从此,我收起了那份矫情浪漫的喜欢和好奇。若不是城市畸高的房价,若不是还不肯认输,想在这个城市奋斗到梦想的启程,谁会愿意仅仅在城中村活着?

 

朋友经过几年的拼搏,早早搬离了曾经的城中村,在高大上的东区买了房子。偶尔,他会怀念城中村街边的烩面,说再也吃不到那样的味道。我想,那是青春和奋斗的味道,无法复制,有苦涩、挣扎、期待,也有努力、坚韧和梦想。

 

每个怀揣梦想来到城市的年轻人,就像这个深秋时节的麻雀,忙不停地寻找、储存食物,即使寒冬时节,也不敢停歇。熬过冬天,春暖花开,幸存下来的麻雀儿,会在春风里唱出动听的歌。

 

我也是郑漂,三十岁来到这个城市,初来时的憧憬,也曾被现实撕扯的鲜血淋漓。如今,在梦想的路上,有力地行走。虽然不曾住过城中村,这部电影却带来熟悉的感觉,梦想映照现实的过程,大体都是相似的吧。

 

观影结束,给朋友发微信:我想,我会懂得你更多一些,因为,遇见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queen。
后一篇:血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