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汉旺钟楼及其封片戳
兼勘误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
http://pic.yupoo.com/sxdr1111/EpN9TZxv/14OQuP.gif
《四川集邮》2009年第5期(总第226期)刊登了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以下简称李文)。该文章刊登以后,许多邮友纷纷反映该文章内容与事实不符,因此,我在此将李端元先生文章中的笔误予以指出,以免今后该文继续误导视听,以讹传讹。
李文首先认为加盖在明信片上的的绵竹汉旺邮政营业日戳是从邮局废墟中扒出来的。于是就导致了该文章向着错误的方向一步步(在其猜测中)发展演变。而事实上绵竹汉旺邮政局营业用房虽然在地震中受到震伤成为了危房,但是根本就没有倒塌过。邮政局营业用房既然没有倒塌,又何来从废墟中扒出来的绵竹汉旺邮政营业日戳?
李文在介绍明信片图时,称绵竹汉旺钟楼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设”。同时还介绍绵竹汉旺“钟楼下部数层建筑主体已坍陷于地下,仅余钟楼上部两层及塔顶立于地面废墟之上”。关于绵竹汉旺钟楼的建设时间并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是近年的事。绵竹汉旺钟楼广场的建设时间是从2004年6月动工,次年秋天落成。5.12大地震时,整个汉旺城镇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可是汉旺钟楼却依然屹立,没有垮下。当地居民说:“汉旺钟楼代表了我们汉旺人的性格,永远也不会被地震灾难打垮!”可见李文对绵竹汉旺钟楼的情况根本就不了解,凭空想象出来钟楼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设”。而且臆想出了“钟楼下部数层建筑主体已坍陷于地下,仅余钟楼上部两层及塔顶立于地面废墟之上”的情景。
李文在介绍绵竹汉旺镇是中国东方汽轮机集团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有职工、家属近10万人。而事实上绵竹汉旺全镇幅员面积76.2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3.5万人),下辖11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个居委会......可见李文的“有职工、家属近10万人”也应是无据之数。至于李文在介绍“从邮局废墟中扒出的当日使用的邮政日戳,于制作本片后,已被四川省文物部门收藏”更不是事实。绵竹汉旺邮政营业共有3把邮政日戳,目前仍然在继续使用,并未被“四川省文物部门收藏”。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牵动着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人民的心, 5.12汶川特大地震题材的邮品收集更是牵动着全国集邮爱好者们的心。因此,
5.12汶川特大地震题材的邮品以及这个专题的集邮文章都能够引起更多的集邮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作者应当对读者高度负责,让我们坚持实事求是、重调查、多研究,写出更多更好的集邮文章来奉献给我们的读者们。
(作者:三星堆人)
(本文章尚未发表,请勿转载!)
http://pic.yupoo.com/sxdr1111/516237a87b43/medium.jpg
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局部
http://pic.yupoo.com/sxdr1111/667327a87b19/medium.jpg
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
http://pic.yupoo.com/sxdr1111/524467a87b39/adyr7vbt.jpg
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局部
http://pic.yupoo.com/sxdr1111/625257a87b37/medium.jpg
李端元先生文章《一枚真实记录“5.12”地震的明信片和日戳》局部
http://pic.yupoo.com/sxdr1111/289157a87ae6/og3xlts4.jpg
绵竹汉旺钟楼永远凝固在那个震撼世界的时刻!
http://pic.yupoo.com/sxdr1111/447437aa417b/yytf7f8s.jpg
http://pic.yupoo.com/sxdr1111/3369262029ae/m15fs6tx.jpg
绵竹汉旺钟楼极限片。
(该明信片图经过电脑合成制作,实际上的绵竹汉旺钟楼并未垮塌)。
http://pic.yupoo.com/sxdr1111/EpN9TZxv/14OQuP.gif
相关阅读:
抗震救灾封片戳中的假邮品(图)
汶川大地震周年封片戳展示(一)
汶川大地震周年封片戳展示(二)
汶川大地震周年封片戳展示(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