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热议“二事”之浅见

(2009-06-25 16:15:01)
标签:

杂谈

热议

事件

浅见

分类: 杂谈

/冬青树

 

    最近,笔者抽时间走进网络,浏览信息,对当前热议的一些人和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到网友们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也生出不少感想,不吐不快,在此就近来两个热议事,谈点个人的浅见。

    事之一:29岁的市长。网友们对这则新闻中的人褒奖不一,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或者说有赞许的,有质疑的,看法多多。湖北省一个县级市出了一位29岁的市长,首家媒体报道时,把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29岁、市长,这三组主题词点得很醒目,让人产生兴趣,不得不去读读这篇报道。读后,让人们也不得不议论一番。笔者在这里不说年轻的周森峰市长怎么样,而是说说首家报道此事的媒体,认为大有作秀和吸引人们好奇欲之嫌。一是说名牌大学,把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捧得高高的,让人感觉清华大学学子真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质量胜于大学牌子,名牌大学出优秀学生,非名牌大学也出优秀学生,无论哪个大学的优秀大学生也都缺少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这一功课,只有走出校门到基层去锻炼去获取去提高,这个基层而不是机关,不是县(含县)级以上单位,这个锻炼不能像周森峰那样走出校门直接在地级市挂职副处级职务。周森峰是个超常规例子,今后这样的例子不可以复制,因为与党的要求和现行干部任用条例是相悖的。今后要加大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含金量就是突出基层锻炼的经历,选拔领导干部在社会上实行公开公正公道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德才兼备人才是一条可行有效的路子,值得推而广之。二是说年龄,把29岁年龄说得响响的,全国最年轻的市长,有误导之行为。我们党讲干部年轻化,并不是讲低龄化,年龄越小越好。年龄要服从职务担当的素质与能力,没有这个素质和能力,只求低龄化,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职务与权力的亵渎。其实29岁就任县级市长不足为怪,怪得是把周森峰超常化了,其人缺少地气,五年内六次任命,走出校门五年就当上了市长,怎不让人质疑。三是说市长,把地级市县级市搞得混混的,开初,笔者还以为是地级市市长呢。细看文章,才知道是一个县级市的市长。可媒体也不能说是全国或湖北省最年轻的市长啊,把地级市与县级市市长混为一谈,让人一头雾水。此报道,首家媒体把这一事写大了、说玄了,各媒体之间互转互传,短时间让周森峰以及湖北省的襄樊市和宜城市在全国出名了,当然周森峰是此事的主角,更是网络成名。同时也给年轻的周森峰带来极大的社会压力,使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有碍本职工作开展,他有些支撑不住了。可见媒体这只手的“能量”真不小,在此,笔者要奉劝这类媒体要用好管好手中的笔或字盘,多行正确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此事中,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要严格按照党的干部政策以及干部任用条例办事,公开、公正、公道地做好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选用的干部要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察,经得起实践和事实的考证,经得起当今和未来的考验。

    事之二:杭州公车改革。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与此同时,杭州实行发放“车贴”的政策。“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这也引发了不少议论。笔者认为,杭州市进行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是一件很好的事,值得提倡和支持,可以遏制以公车行私利、搞腐败之弊。但是,在取消专车、拍卖公车的同时,又实行发放“车贴”举措,而且局级干部每月发放2600元,这就不是好事了,其公车改革仍然没有走出自身利益之门,“车贴”按职务发放,局级干部高达2600元。干部的工资是按职务发放,如果“车贴”又按职务发放,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是公车特权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彰显,是对公车改革的否定。对此广大网民不高兴、不满意,每月拿几百元生活低保人员更不高兴、更不满意,杭州市这种公车改革办法从整体上讲是弊大于利。就说公车拍卖,大部分公车向社会公开拍卖,那还有少部分公车留着干什么,笔者在想,留下的车可能是高级的车、很好的车,这样,不又是留下公车私用、滥用或拿了“车贴”继续用公车的口子吗?在此,认为,我们的改革者,改革精神总是不彻底,总是被自身利益束缚,如此大的敏感的举动可事先进行公示,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也包括广大老百姓的意见。总之一切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好、服务好和实现好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可以相悖而为。杭州市的公车改革是这样让人质疑,我也提醒其他地方、其它方面的改革,可不要重蹈杭州市公车“改革”之路。

    以上是笔者对当今网络热议的两件事谈点个人之见,仅供参考和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