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养心 享受慢生活 ---“心灵插花”主题沙龙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育儿文化 |
分类: 成长活动 |
以花养心
---“心灵插花”主题沙龙
7月22日周六9点,同修来到济南阳光心理研究中心参加妤曼老师分享的“以花养心——享受慢生活”主题沙龙。
通过自然不做作的美,回归内心感受,诠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角落里的一簇花找到繁忙工作之外的生活,找到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发现生活的美好,感恩生活的美好,创造生活的美好!
同修们根据妤曼老师的引导,进入到心灵插花中。
每个人从选取花材,到自己动手插花的过程,就是创作自己的心灵作品!
花艺作品完成后,大家对自己的作品起了标题,并做了解读。分享如下:
同修一:我的作品叫独立。我的思想很乱,没有中心点。中间的玫瑰代表我自己,旁边的花代表着老婆和孩子。我现在很紧张,感受到心里很纠结。我想独立,我现在想让自己安静下来。虽然看似在插花,但是大脑在想很多事,乱念纷飞。
老师:如果用花表达你的独立,你用什么动作来表达独立呢?
回答:我依赖久了,自己的恐惧很大,必须听到指挥才能去做。原来别人给我安排事情,我做的很好。如果让我自己去做,我不知怎么办?
老师:从小到大没有独立过吗?从小听谁?依赖谁呢?
同修:从小依赖爸妈。
老师:你可以尝试在插花的作品中做适当的调整,看看如何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独立。(这位朋友即刻调整,之后分享如下)
同修:调整后的名字叫“做好自己”。我在调整中看到自己,其实很多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如果学会了放下,我会慢慢走出来。
同修二:我的作品叫“感受”。桔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真诚不变的爱,一个是绝望的爱。我都经历过,通过插花我看到了小小的我,从小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小小的黄色花代表着我,旁边的花代表着亲人和朋友,花框代表着生活。当听到老师说花之间也需要空间,需要留白,才能更好的绽放,我也调整了自己的花,最后我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
老师:把你自己调整一下位置,有什么样的感觉?现场再留白,边做边感受。
同修:调整后我心里轻松了。在生活中,我的自我比较渺小,甚至没有自我,我把别人作为中心,很苦,也经常抱怨。通过插花的过程,我要找回自己,活出自己。
老师点评:生活中不是没有机会,是自己把自己固定了,即使有机会,也走不进自己的限制。生活中最难的是”舍‘’,最容易的是”贪”。鲜花是一种艺术治疗,通过作品的完成,调整,再完成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自我疗愈的过程。
同修三:我的作品叫”繁花似锦”。我喜欢桔梗,想后面放个背景。花朵比较多,非常漂亮,所以像繁花似锦一样。
同修四:我们作品叫”乱”。插花整个过程,我把玫瑰当主花,用的花材颜色比较多,完全没有规律,随着感觉,最后的作品显的乱。与我最初的想法变化很大。
同修五:我的作品叫”静心”,希望每次插花的时候,心静下来,真正投入。整个过程有静心的过程,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满意。看到了自己其实并没有真心的投入。
……
(其他同修分享省略)
今天大家收获满满,非常感谢妤曼老师,感谢心理专家李老师。大家带着自己亲手插的花,满满的幸福回家了。最后大家相互拍照,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大家并期待着7月29日周六“有效沟通的技巧——先跟后带”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