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温柔而坚定”
(2012-11-19 16:28:13)
标签:
是在规律性注意力人身时候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教育要“温柔而坚定”
——小舟沙龙“家庭教育读书沙龙”妈妈们的收获
整理:祥静
“小舟沙龙”之“家庭教育公益读书会”于11月14日如期进行,参与的妈妈们有的带着问题,有的期待学到好的育儿方式,有的带着经验来到读书会,妈妈们时而认真阅读、时而研讨、时而快乐的交流,大家在和谐中共振共鸣,开解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阔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下面是读书会交流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培养“既有规矩又有自由”的孩子
自律可以理解为对规矩的自愿执行。规矩与自由是教育的关键,对于小孩子要从小开始给他们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才会有真正的自由。与孩子一起制定符合孩子年龄规律的相应规矩,在规矩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如《论语》里所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如果给予孩子们太大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有时候反而会让他们感觉迷茫。就好像不交给他们任何东西,将其丢在森林一样,我们还以为给了孩子自由,但对于孩子来说会感到不知所措。怎么能够独立面对?因此在给予他们创造空间之前,必须先立规矩,让他们学会有条不紊的面对生活和出现的事情,在规矩中自由生活。
孩子不自律,是父母的原因。父母太爱孩子,想要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更舍不得拒绝孩子。孩子一旦察觉到家长的态度不坚决,或是松动,孩子会本能的抓住时机,有的孩子会用哭闹,有的孩子会讲出许多理由和家长讨价还价,“逼”父母就范。长此以往,孩子的规矩难以养成,并且孩子从中学会破坏规矩。在生活中,无论是孩子嚷着要吃零食,还是哭闹着要看电视,即使管教会带来不快,也要坚持“温柔而坚决”的态度(语气温和而坚定)。
在读书会过程中,宋妈妈分享了她教育女儿的经历。女儿小时候学琴,不想学,就哭闹,妈妈可以允许孩子哭,但哭完还要继续弹琴。让孩子认识到即使哭闹、撒娇也不会改变必须弹琴的事实,慢慢的孩子便有了这方面的规矩,并且形成习惯。因此,父母要学会遵守规则,与孩子一起定下的规则,共同执行。动摇了,妥协了,要承担后果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孩子。
您把“位”置摆正确了吗?
如果把家庭比作金字塔,家长们会把孩子放在哪个位置?多数的答案是家长把孩子放在了“金字塔”的塔尖。最顶端的位置是主导位,也是“神位”,不难看出,很多家长们无意中把孩子当成了“信仰”,家长把孩子放的太高,看的太重,结果导致了孩子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定位,没有方向,有的学生自以为是,“站”在领导的头上,不会尊敬,不知道感恩。所以,家长从小就应该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孩子位于金字塔的“低端”,在孩子的位置,做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以后才会做人。
家长以身作则教规矩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2、
3、
给予孩子爱与关怀,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与遵守规则并不矛盾。一位妈妈说,有的家庭小孩子经常生病,去医院成了家常便饭。为什么小小的孩子却经常生病呢?主要是因为家长无节制,孩子也无规无矩。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没有规律性,生病也就见怪不怪了。家长不但要给孩子立规矩,还要满怀爱与关怀,注重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一旦立了规矩后,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不要干涉孩子。
自律的孩子最优秀,家长需要沉下心来,首先打开自己的心胸,给予孩子爱的纪律,便会体味到孩子学会自律的甜蜜。一位妈妈分享了一个大家都觉得温馨的故事。妈妈要求孩子刷碗,孩子不解的问:“为什么是我刷碗?”妈妈说:“其实刷碗对妈妈来说很简单,妈妈也不是因为懒才不刷碗,只是孩子,你更需要做这件事!”。慢慢的,孩子养成了刷碗的习惯。每当孩子生理期或生病时,妈妈便会替孩子刷碗。这时候孩子会对妈妈说声“谢谢!”而不再认为妈妈刷碗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妈妈帮她刷碗,孩子认为妈妈是在关心她。孩子在这种习惯的养成中,学会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