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的6秘诀:角色要及时调频
标签:
情感女人小舟热线房价亚运会齐鲁晚报大s结婚 |
分类: 社会话题 |
台湾专家纪结芳谈成功6秘诀:
人生“角色”要及时调频
--采访人:小舟--
台湾著名生命教育专家、宋庆龄基金会生命彩虹奖获得者、加拿大生命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港澳台和内地生命教育专家,身体力行推广生命教育15年的纪结芳教授做客“小舟沙龙”。“小舟沙龙”的创办人李小舟就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对纪结芳教授进行了采访,纪教授揭开了生命的意义和家庭教育成功的秘密。
人生的“角色”要及时切换
人的一生需要扮演很多角色。如果是女人,首先你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公婆的儿媳,孩子的妈妈、公司的职员,等等;如果你是男人,首先你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岳父母的女婿、孩子的爸爸、职场员工……等等。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的角色远远不止这些。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无论你扮演哪个角色,都要全心全意,不给这个角色留下任何遗憾。
如果你是妈妈,一定要知道妈妈是孩子和家庭的灵魂。所以,你一定要做好妈妈的角色,千万不要把你的单位职务带回家。在进家门的那一刻,请你深呼吸,提醒自己是妈妈,不是老板、也不是老师,你只是孩子的妈妈,请你一定明确的告诉自己。要把自己切换到妈妈和妻子的频道再进家门,用你的母性爱孩子,用女人的温润体贴丈夫,而不是用在单位的职业身份和口气去训斥孩子,管理丈夫。在家里,孩子需要的是充满亲情和爱意的妈妈,丈夫需要的是妻子,而不是老师和领导。
女人对男人是一样的,无论你是何种社会身份,无论你多成功,无论你多忙多累,回家后,你都要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女人。
男人更是如此。无论你在社会上是什么人物,都请你在进家门之前,把自己还原成爸爸,还原成丈夫。也无论你有多大压力,都要暂时放一放,明确自己在家里是爸爸和丈夫的角色,不要把社会角色带回家。一定要知道在什么舞台唱什么戏,千万不要把单位的舞台搬回家继续唱,这会是很糟糕的一出戏。就像演员上错了舞台,又把角色演错了,即使演员再努力,也不是一出好戏,更无人叫好,只能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落个费力不讨好的结局。
父母要身教,角色要调频
现在很多孩子对父母的付出不感恩,对父母的给予视而不见,对父母的管教反感,究竟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父母”?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
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父母告诉孩子不准撒谎,而父母却当着孩子的面撒谎竟毫无羞愧感!父母和老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而父母和老师却没有学习新知识,甚至厌恶学习!父母用指责和骂人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骂人,以不讲礼貌和不尊重人的方式,要求孩子讲礼貌、尊重师长!父母饶有兴趣的看着电视,却要求孩子不要看电视……等等,这一切,不仅让孩子迷惑,也让孩子自我矛盾。所以,父母一定要解决好自已的“身教”问题。

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知心朋友”,只有当孩子把父母当成朋友时,孩子的心声才会告诉父母,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差异。父母是孩子的“人生教练”,必须把正确正向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传导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积极理性思考。父母又是孩子的“生命导师”,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于“自我价值”,孩子的自我价值来自于父母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做事时,如果家长关注并为他的小小进步加油和肯定时,孩子就会坚持做下去,并且乐此不疲。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及时转换频道,用适合情境和孩子需要的角色与他相处和沟通,就会事半功倍。
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是沟通
沟通的艺术是用对方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就是说,要想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父母需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要用他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首先,父母要清楚,尽管你生了孩子,但你没有孩子的生命权,孩子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父母只需要做好教育和引导。二是沟通时先处理好情绪。父母必须做到生气时不骂孩子,如果在不良情绪下教育孩子,大多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宣泄愤怒和不满,这是不理智的,孩子从心里会排斥,父母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跟孩子沟通。三是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心平气和。这种心理状态比较清静和理智,可以有条理的、公正的表达事件过程,并能准确的感受对方的心境,说出对方内心的想法,对方也会感觉你比较理解他,在这种和谐的心境下,沟通是比较容易达成的。
当父母跟孩子交流时,无论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回答,父母应该怎么办?这时,你要静心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把孩子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孩子就会有种你比较懂他的感觉,对父母的防御会减轻,排斥也会降低。然后,父母再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这时孩子有可能接受你的建议。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不是你,也不是你的附属品,孩子有个体生命权,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父母只是引导者、建议者,而不是决策者。
“叨唠”对沟通有益吗
无益。纪教授坚决的说,女人千万不要叨唠,因为叨唠是无效的,甚至是具有杀伤力的。你想,既然是无效的,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所以,智慧的女人一定要停止叨唠,用智慧的方式,达成自己的愿望。女人在气愤的时候是很难控制情绪的,所以在生气时,可以这样说:“你做的不好,让我很生气、很伤心,但我还是爱你的,现在让我们看看怎么办才好(或者,现在我想安静一会,改天我们再谈,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样说,既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又可以让双方冷静下来。记住,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待老公,在你生气的时候,一定先调整好情绪。

夫妻和亲子沟通是一样的,女人叨唠孩子,孩子烦。叨唠老公,老公烦。烦也是一种情绪,如果在沟通前就让沟通对象有了烦的情绪,那这种沟通大多达不到沟通效果。所以,要想有效沟通,要想自己说的话被对方接受和重视,就要先关闭嘴巴,开启心智,动用智慧解决问题。
人际关系就是“搬过来搬过去”
说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纪教授给大家讲了一个“搬过来搬过去”的故事,用这个儿童故事解释了人际交往的内涵。故事中的女主角长劲鹿女士和男主角鄂鱼先生谈恋爱了,虽然他俩的身高相差太大,但并没有影响到恋爱的甜蜜。结婚后,问题接二连三的来了,很多的不适应让他们很恼火。先是居住的问题,鄂鱼的房子太矮,长劲鹿太高,一站起来就会把屋顶顶开。于是他们搬到大房子里,居住问题是解决了,但吃饭的问题又来了,先是桌子设计的跟长劲鹿一样高,但因为鄂鱼太矮,每次吃饭都要爬上餐桌,饭后再爬下餐桌。如果餐桌设计成鄂鱼的高度,长劲鹿只能趴在地上吃,因为它的脖子在太长。还有上厕所的问题,马桶太高,长劲鹿可以用,鄂鱼却要爬上小楼梯才能便便,并且不容易擦屁屁。由于两人的个体差异和生活习惯,在一起生活太不方便了,他们面临着好多问题。不过还好,他们在睡觉时可以有相同的高度,能亲密的说说话。他们开始商量如何解决,讨论到最后他们利用智慧和创造力,设计了一套特殊的住房,内部设施是两套不同高度的生活用具,比如,马桶一高一矮两套;餐椅一个高的,由长劲鹿使用,一个可以升降的给鄂鱼用,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相同的高度吃饭了。
就这样,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在他们“搬过来搬过去”的调整中都一一解决了,别人看着很累,觉得他们在折腾,其实生活就是在这种“折腾”中调整,调整到两个人都能适合并且相对舒服的生活环境,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其实,夫妻关系、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朋友关系、职场关系、包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样的,你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适应,就看你怎样调整了?如果你有长劲鹿女士和鄂鱼先生不怕困难、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精神和创造生活和谐关系的智慧,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情商,无论你跟谁相处都是快乐和谐的。
如何爱,才能让对方动心
让人动心的爱是真爱,那如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那就是用心和细节。纪教授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一个学生的作业题目是《我的阿公就是爱》,这位学生把阿公(爷爷的意思)的照片,从年轻到年老,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庭到社会、从爷爷单人照到全家福的照片全部收集起来,制作成电子影集,并配上音乐和字幕,解释画面的内容,送给爷爷。爷爷翻看电子影集时,就像看到自己的一生,过往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爷爷激动的眼泪流了下来。
电子影集里有爷爷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照片;有对家人的关爱的照片;有爷爷疼爱小孙女,送她礼物的照片;有全家人的幸福合影……影集虽小,却浓缩了爷爷一生的辛苦与付出,更浓缩了孙女对爷爷浓浓的爱和感恩,老人激动的说:“这是我收到的最有价值的礼物。”
纪教授之所以给学生布置“爱的作业”,就是让孩子在制作电子影集的过程中,对人的一生有个感性认识。大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感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了老人养育子女的不容易和持家的辛苦,这种带着感恩和感情制作出来的电子影集是充满爱的。学生通过影集把对家人和老人的爱表达出来,完成作品时,也就完成了一次人生体验和感情回顾。当老人看到图文并茂和声情并茂的电子影集时,都会被里边的真情所触动和感动,人间真情和家庭温情在感动中联结与交融。
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用于夫妻和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一起把孩子的成长历程制作成PPT,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周围人为他所付出的一切,还有孩子给家人带来的快乐,这整个过程都可以制作成PPT,在制作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会有感慨感动感恩。当孩子看到有这么多人爱他,会很幸福,很有价值感,孩子也会知道每个玩具,每块尿布、每袋奶粉后边的故事,会了解到父母养育他是多么不容易。父母也会感恩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天伦之乐。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被制作者,看到图文并茂加上背景音乐的PPT时,都会收获到情感的盛宴,亲情的滋养,那种浸人心脾的感觉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心灵归属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