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09-11-05 23:32:23)
标签:

教育

育儿

起跑线

脑细胞

韦志中

分类: 心灵故事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于11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与会请来很多国内外知名心理专家和身心灵导师,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并邀请的国内心理学专家韦志中在《石头的故事》工作坊中提出很多观点,其中“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点,引起大家的热议,因为当下最流行的说法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那为什么身为心理专家的韦志中却提出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就这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韦志中老师。

长跑冠军,不需要赢在“起跑线”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由于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会通过各种早教课程和各类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这种与孩子年龄不同步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

假如把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学习兴趣的最大化,才是教育的成功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不成功。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的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由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留下无尽的遗憾。

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孩子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孩大在八岁前,负责分析功能的脑细胞还未长出。这个之前,尽量不要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此前是脑细胞长得最快的阶段,可以把大量信息给他,而不要求他去处理。比如,可以把经典制作成CD作为家庭环境背景,适当音量重复播放,不要求孩子强化记忆、学习和理解。8岁以后简单的思考可以进行,注意不能太过刺激。13岁时脑细胞的数量基本不再增加,此时对听读等直观的记忆能力回落到大人水平。到17岁,脑细胞数量定型,思考的功能初步长成。此时可以给予大量的思考训练。也就是说,孩子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适合他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而不是违反自然规律,进行“超前大满灌”。

还有,对8岁以下的孩子千万不要去反问他,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要给他解释。如果孩子问到,要以形象的方式,简单的说明。因为这个时期以前的孩子的脑细胞还不具备这个功能,如果过早的使用和开发,只会压抑、阻挡了孩子的正常发肓。很多神童长大后变的平庸就是这个原因。

想像力+知识=成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却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

因此,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所以,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整个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会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这才是大智慧。

(感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这次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