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走进华安,看中国最大的土楼


标签:
华安土楼福建土楼潘昶永旅游 |
分类: 旅游摄影记录 |
▲4:南阳楼是福建圆形土楼中最讲究楼外周边景观环境的土楼,也是在福建土楼中唯一利用外景和人为建设外景互动的楼,之所以能把福建土楼博物馆设立于此也是她的唯一无楼可比性所在。它不但门前有青山绿水的远景和日月辉映的中景,而且楼后有依山而建的后花园,楼内设计亦极其讲究唯美与舒适。
▲5:室内摆设。
▲6:庭院深深。
▲7:走廊。
▲8:窗台。
▲9:阳光午后,没有多少游人,很安静。
▲10:我一个人坐在门边休息,发条微博。
▲11:所有景点都少不了摆摊,卖特产和旅游商品。这里也不另外,看着摆放的茶叶,和可爱
小土楼,我忍不住想带走些啥,可看着沉重的行囊,还有将继续下一段旅程,所有没有买。

▲12:东阳楼位于南阳楼西侧,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系二宜楼建造者蒋士熊之孙太学士蒋宗杞创建。背靠狮子山,为方形土楼,按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意含“狮子踏印”。坐西北朝东南,占地2200平方米,平面高2层、11米,面阔45.81米,进深26米,主楼有住房36间,厅4个,内通廊式。整个建筑呈前低后高,等级分明,建筑设计构思已由防御为主向追求舒适转化。2000年3月,东阳楼被公布为华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3:走廊上晒的豆子,黑乎乎的,看着就感觉亲切,小时候母亲也是在每一个秋天都会把拨开的豆子拿来晒,然后再煮吃,或者做豆屎。那个味道,依稀记得。不过我不清楚这里是用来做豆腐还是做别的。

▲14:午后阳光,一位旅客从里面走来。

▲14:午后阳光,一位旅客从里面走来。
▲15:二宜楼是我国圆士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楼匾已收入《中华名匾》一书。
▲16:我们参观完东阳喽后,慢悠悠的走到这里。二宜楼的建筑格局的确让人震撼。首先就是它的大。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外环高4层、通高16米,外墙厚达2.53米,外径73.4米。整座楼为双环圆形土楼,分成16单元,共有房间213间。
我在这里驻足许久。
▲17: 华安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倚杯石山、背负蜈蚣山,楼是圆楼,因说楼处“蜈蚣吐珠穴”。建居于此符合当年“地钟灵脉”要求,左侧为狮形山、颈拔前伸,右边“玄天阁”小丘扶持,“白虎”驯俯,威而不猛,是福建土楼中严格按照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一大范例。前案面山后靠来龙,左属青龙可从,右为白虎必伏,明水进暗水出,水口定局,二宜楼的选址,确是一方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很多游客都前往,感受土楼之王的魅力。
▲18:这一天,阳光晴朗,白云飘飘。
▲19:阁楼上,总有游人在驻足,看着楼外的风采。
▲20:而土楼里的水井,依旧干净透亮。倒映出拿着相机的我。
▲21:此时我想,要是下雨,雨滴屋檐的声音,一定是最动人的乐曲。
▲22:阳光下,格式的太阳伞围绕着房间的门口,似乎听见阿婆叫卖的声音。
▲23:阁楼间,一盏红灯笼,在秋风中摇曳,山外青山依旧绿。
▲24:隔着小窗,我看见外面的房子和茶庄,那么安详,真想就这么留下来,住上一段小日子。
▲25:好在我错过了旅游旺季,这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多人。
▲26: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印记。
▲27:二宜楼,宁静,安详!

▲28:离开的时候,天气还是那么情好!二宜楼,后会有期。
出行路线:
厦门出发:从海沧上沈海高速转漳龙高速,在漳州西出口下高速,走208省道全程136公里,约2小时)。
漳州出发:走208省道全程90公里,约1.5小时。
华安县城—大地土楼群公交车,路程 24公里,每小时一班车,费用5元/人。
门票价格:90元
(如去一些网站预订会便宜些,而我当天去门口买票,花了75元,景点包括二宜楼,南阳楼,和东阳楼)
如对我的图文 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