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之旅--【三】  黄平飞云崖

(2011-08-26 12:37:17)
标签:

贵州

黔东南

飞云崖

潘昶永

旅游

分类: 贵州生活记录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黄平的后花园--飞云崖

               图文编辑:潘昶永

 

    每次回家去黄平看望同学,我总喜欢去飞云崖,感受飞云崖带给的那份寂寥与古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感觉到无比的宁静安详。

    那天我恰好午后来到这里,在午后的阳光里,飞云崖里显得异常安静,除了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看见别的游客,这也恰好给我拍摄带来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看着熟悉的画面和建筑,我想起了“游刃”和“有余”老师。我想在新浪里玩摄影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摄影师吧!喜欢他们运用光影完美的结合所拍摄出的片子,而小潘摄影技术欠佳,没有拍摄出更好的片子,只是记录下家乡这么个好地方。

    刚看到新闻,听说黄平县要花巨资来开发这个景点:黄平县推出了飞云崖综合开发项目,根据相关的编制规划,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为:飞云崖古桥和古驿道的恢复、水上娱乐公园、斗牛场、跑马场、射击场、停车场、芦笙场、后山旅游步道、民族风情休闲度假宾馆等,预计总投资上亿元。

    我不知道今后开发了这个景点将是如何,是否带动黄平旅游业的发展。但我希望能在原有的建筑群上开发,而不是“秀”出更多的后现代建筑。当然了,真开发了,小潘还是高兴的,因为那时候应该有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游玩,希望旅游局首长们最好也把小潘住的苗寨,革家寨给一同开发了,把公路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跟西江千户苗寨那样天天迎接八方来客。恩,那时候小潘就可以考虑回家乡做点事情了。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从黄平县城去飞云崖的路上,沿途到处是风景。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3】梯田,俺家乡也有滴。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4】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5】光鲜夺目的字体。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6】门口的浮雕。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7】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8】碾米房,如今很少见了,而这个,已经看出是摆设而已。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9】走廊。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0】流水。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1】碾米房的局部。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2】崖壁上的雕刻。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3】门口。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4】老树错乱的长在庭院里。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5】小男孩,闯进了我的镜头。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6】石拱桥。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7】岁月。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8】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19】依山而建。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0】朱红色的墙壁。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1】蝴蝶忙。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2】干净。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3】庭院深深。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4】光影。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5】窗外。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6】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7】绿树成荫。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8】原来如此漂亮的大门背后就如此模样。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29】过门。
 

贵州之旅--【三】 <wbr> <wbr>黄平飞云崖
【图30】庭院深深。

 


【歌曲】《飞向苗乡侗寨》  


 

相关介绍:

    飞云崖,亦称飞云岩,又名飞云洞,位于县城东北 12公里处,湘黔公路旁,系贵州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崖据东坡山麓,因其形状酷似浓云腾飞而得名。其顶崖檐深覆,宛若雕镂殿堂。崖壁穹顶,石乳凝液,千态万状,玲珑诡异。崖间溶洞献奇,崖前双峰竞秀,银瀑飞泻,青溪旋绕,古木参天,幽篁苍翠,鹤群翔鸣于树梢,鱼阵沉浮于溪中。风光旖旎,环境幽雅。

  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指挥常智、游僧德彬在此创建月潭寺,后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景区内有大雄宝殿、接引阁、藏经楼、云在堂、养云阁(大官厅)、小官厅、圣果亭、幽云亭、滴翠亭、碑亭、长廊及飞云崖牌坊、月潭寺牌坊等等。并有花园、井池散缀其间。这些亭台楼阁、殿宇厅堂,或建于山巅,或嵌柱崖壁,依山付壁,飞檐翘角、雕梁画柱,参差错落,巧为布局,把飞云崖天然奇秀妆点更为绚丽壮观,赢得了“黔南第一胜境”、“黔中第一名胜”、“黔南第一洞天”、“贵州第一名胜”等殊誉。

   明朝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盛赞之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云崖奇秀,可比灵隐”。生长于西子湖畔的清代学者、云贵总督吴振域,在他七度游览此崖后概然赞道:“西湖甲天下,奇妙无此山!”清朝宰相何王申也留墨于此,今存碑一块。光绪年间,贵州黄平知州翟鸿锡敬题了上联为“丹崖皓月护千年,竟幻作莲花世界,听流泉漱石,响答呜琴,苍翠亦留人,知此间固别有天地”,下联为“南海慈云飞一片,赖重新竺国琳宫,况几杵凡钟,撞醒尘梦,光明原觉物,统斯民而再拜神仙”,的72字长联。

   在贵州境内的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述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人们又将其誉之为“文化富矿”、“贵州第一古刹”。这里还有一年一度的“四月八”民族民间集会,人数达近万人,浓郁的民族风情,又给此崖频添异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