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听到这段忧伤的旋律,心突然软弱了起来。文字总会无意间提起那些过往,我这个人总是这样,对某些情谊总不能释怀,深藏于心间。
端午节到了,又是挂艾草、菖蒲、榕枝的季节,好几个端午节已经不在家乡过,但这个习俗却一直记在心里。我想今天母亲也会在门旁挂上了菖蒲。祈福今年家人安康,而这天,村里每家每户也一样悬挂着菖蒲,包粽子。
这个季节,申城又下起了小雨,朦胧的细雨,阴郁的天气,我只好闲着在家里。收拾房间,翻开昨天去路边买的好书,或者拿起前段时间买的十字绣来绣。
感谢小美教会了我刺绣,总觉得这是件开心是事儿,特别是在烦闷的时候,一个人慢慢的穿针走线,总能让人静下心来,也能想通了很多道理。
最近喜欢听苗歌,特别是游方情歌。一边刺十字绣,一边听那些感伤的歌曲,这种意境我想没几个人能懂。总在刺绣、听歌的时候,我想起了孩提,想起了家乡的母亲在屋檐下刺绣唱情歌的情景。屋檐的雨滴慢慢的掉落,敲打着母亲放在地上接水的脸盆。老鸭子在庭院里吸食;邻居家的老猫依靠在侧房的阁楼里睡懒觉。
小时候遇到雨天,母亲不出去劳作,然后就在屋檐下坐着刺绣,完成那些苗族盛装的绣布。而小潘也会坐在母亲旁边,搬个高板凳,学习,做作业。母亲没上学,但总会对我说,要按时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
那时候总被母亲唱的游方情歌所迷住,但因为年纪小,再加上一些苗语不理解(苗语有很多专业术语,形容词,修饰词,)听着就问母亲唱什么,母亲和蔼的笑笑,然后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现在,当我再次听到电脑里播放那些优美而又感伤的游方情歌的时候,想起那些远方的人儿,总算是体会到了母亲所言的意境。那时候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一年到头也没几天在家里。而母亲也会时常跟我提起她的那些同伴们。
端午是要吃粽子的,可我们农村却习惯过六月六。六月六家家户户也一样包粽子,家乡包的粽子是用四张竹笋叶,稻草包的。每个粽子就像小枕头一样可爱。有些人家喜欢在里面放红色的小长豆。有些会直接用糯米包。
在苗家习俗里,每逢六月六,姑娘都会挑粽子回娘家。所以每年粽子节都能吃到大姐二姐们挑回来的粽子。而且都是6张叶子或者8张叶子包的粽子,又大又漂亮。
新娘也会在插秧的季节里包粽子回娘家。那个可就浓重了,要包母子粽子,丈夫粽,有点类似一家人。在母粽子背后再包个小粽子,然后用线把小粽子跟母粽子缠一起来。也会对母粽子,大粽子包角和手脚。也设计非常漂亮的背带,同时会在粽子上粘上可爱的小花朵,然后一大挑的挑去新娘家。
此时,我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了在路边遇见挑新娘粽子的队伍了。那些穿着民族盛装的妇女和新娘,身上的银子叮当叮当的作响。那愉悦的声响飘荡在路边,飘荡在家乡的田野,飘荡在我的脑海里。

2、家乡

3、家乡

4、城隍庙

5、城隍庙
附上昨晚拍摄的两张照片和几张去年在家乡拍摄的三张照片,顺祝各位战友,朋友,博友,看客端午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