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黔东南州体育场,看过被誉为最长风雨长廊,感受民族气息。游览处处体现出民族特色的场馆,心里有些激动,看着偌大的场馆,想着往日在这里举办的某一场场盛会,用心灵去感受往日这里的喧闹和民族风味。曾经有两万多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这里载歌载舞庆祝建州50周年;曾经魏洪郭乔伊携手共唱浪漫而又温馨的《行歌坐月》;曾经苗家歌手阿幼朵在这里与少数民族同胞们分享她的优美歌声。曾经这里热闹非凡,而今我一个人,带着美好的心情,第一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地方,回味着民族的气息。悄悄的走来,拿起相机,记录这里的美好。
P1 场馆前的雕塑《斗牛》 ,贵州人喜欢斗牛,每逢过节都会举办斗牛比赛。

P2
远望体育场,没有往日的人流如织,显得宁静,安详。

P3
接近场馆,心里有些许激动,总想记录整个场馆的美。

P4
场馆大门,民族风味彰显得淋漓尽致。

P5
再来一张

P6
侗族塑像

P7
苗族塑像

P8
场馆外的休息小亭

P9
场馆前的太阳鼓

P10
带着民族特色的候车站台。

P11
场馆内的看台

P12
VCR 没显示什么,旁边在维修当中。

P13
舞台

P14 观众席,总感觉比虹口足球场漂亮多了
。

P15
小山坡上的鼓楼

P16
鼓楼

P17
鼓楼内部

黔东南州凯里民族文化体育馆,其建设的模式是仿鼓楼和风雨桥设计的,建设施工结合现代建筑艺术与技术,综合了苗侗人民的文化精髓于其中。被誉为最长的侗族风雨长廊--黔东南州体育中心体育场看台顶端的侗族风雨长廊。全长640米的长廊,连接着3座26.6米高的侗族鼓楼、10座二层亭子和8座一层亭子,全部采用民族民间木匠工艺制作,充分体现了侗族建筑飞檐翘角的风格。风雨长廊由160余名来自黎平县民族工艺建筑队的侗族、苗族建筑能工巧匠用了半年多时间始建成。
《行歌坐月》MTV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