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召集相关三板主办券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会,讨论退市公司股改的操作方案。
退市公司股改讨论稿的初步意见是,退市公司要做股改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正常披露年报,并且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的审计意见,也就是说,不能是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另一标准是股改方案必须流通股要达到50%以上,非流通股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退市公司股改讨论稿强调要充分遵从退市公司意愿,是否愿意进行股改。
讨论稿初步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退市公司做股改的方案可以“参照主板进行”。
即基本方案是由所有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换取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权。对价的支付方式主要是以送股或送现金为主,可分成三类:送股型、缩股型和权证综合型。
截至目前,共有47家沪、深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含A股47只、B股5只共52只股票)如果按照上述条件对退市公司的状况进行仔细的梳理,但据估计也就一两家能够达到标准,最多超不过五家。
虽然这样,但是退市公司的大股东是非流通股,股改以后可以在三板上流通,尽管三板成交不太活跃,成交量相对较小,但至少提供了一个退出渠道。况且可以借鉴的主板上的绩差公司方式,比如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支付对价,来救活公司,一旦成功,其获益巨大。在重组问题上,对于三板公司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重组方,操作起来应该相对容易,因为退市公司投资者的期望值都比较低,股改方案比较容易通过。
实际上,对于退市公司而言,因其业绩较差,支付对价的多少并不是资金参与的主要目的,重组带来的价值提升预期,才是吸引重组方的关键。退市公司并购重组后,公司脱胎换骨,极有可能得到重回主板的机会。
如果在地方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努力下,三板市场退市公司能在股改过程中解决大股东占款、注入优质资产,就应当根据退市及恢复上市的条例,给予这些公司以‘自新’的机会,在适当时候允许其回到主板市场。可以肯定的是,做完股改以后的退市公司回主板的机会比较大。
这些都告诉我们,三板存在重大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