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息
1、三板IPO破题 粤传媒30日上会原股东可优先配售
历经波折后,三板市场终于诞生了第一家有望成功转向主板IPO的上市公司。代办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粤传媒的IPO申请即将于下周一上会,这是昨日公布的第92次发审会公告透露的最新消息。而其一旦能够过会,将成为代办转让系统首家成功转板的公司,同时也将成为首家通过A股IPO上市的报业公司。广州九洲阳光传媒(粤传媒)的7000万股新股的首发申请,其中5000万股将向控股股东和粤传媒股东发行,其余的2000万股将向公众发行。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转板通道并未全面打通,粤传媒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内被大面积复制。
2、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19万亿 先于指数创出新高
在金融、电力、煤炭等蓝筹板块发力上涨的推动下,昨日沪综指一举突破4300点大关,距历史新高只一步之遥。沪深两市总市值昨日突破19万亿元大关,先于指数创出新高。
3、上市公司中期净利大幅增长
截至7月24日公布半年报的80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30.35亿元,同比增长约25.7%;营业成本566.76亿元,同比增长约22.6%;实现营业利润76.47亿元,同比增长约85.5%;实现净利润54.61亿元,同比增长约82.4%;平均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去年同期则只有约0.11元。统计截至7月25日的数据,已有89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含公布中期业绩的招股说明书),其中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的达75家,所占比例高达84%,而去年披露半年报公司接近百家时,这一比例仅有六成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向好或可为牛市撑起一面价值风帆。
4、股指走势趋于同步,热点变化如影随形内地与香港股市联动日益明显
昨日,深沪股市再度上扬,股指距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而香港恒生指数、国企股指数,也于本周二双双刷新了历史高点。种种迹象表明,随着QDII制度的实施,两地资金的流动日趋活跃,两地股市也呈现出显著的互动效应。
5、东北证券借壳S锦六陆获准生证
继国金证券借壳成都建投,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之后,S锦六陆 (000686)发布公告称,定向回购股份暨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东北证券获证监会核准。
6、美国财长周末访华 人民币升值步伐提速
美元兑人民币25日在询价交易市场午盘跌至人民币7.5549元,24日收盘报人民币7.5625元,此前中间价设于人民币7.5596元,为首次设在人民币7.56元之下。
7、7月25日全球股市涨跌互现
A股高位强势震荡,韩国股市创下历来最高收位,港日台澳则纷纷陷入调整。欧洲股市周三下跌至6月8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准,美国市场主要股指则强劲攀升。港股25日午后持续有沽压,恒生指数全日收报23,362.18点,跌110.7点或0.47%,成交增至1,004.97亿港元。台湾股市周三加权股价指数收低3.93点,至9,740.13点,结束连三红的局面。东京股市25日午盘日经指数走势大幅回档,收盘时为17858.42点,相比下跌143.61点(0.80%)。韩国股市周三收高0.6%,跨越2,000点大关,创下历来最高收位。澳大利亚股市25日下跌1.3%。欧洲股市周三下跌至6月8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准,FTSEurofirst 300指数收低0.87%,报1,571.77点;DJ EuroSTOXX 50指数亦收跌1.16%,报4,360.90点。三大股指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68%,报6,454.3点;德国DAX指数收低1.46%,报7,692.55点;法国CAC-40指数收跌1.19%,报5,837.11点。美股走势强劲,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68.12点,至13785.07点,涨幅为0.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8.85点,至2631.01点,跌幅为0.3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92点,至1507.12.96点,涨幅为0.26%。
8、供给担忧缓解 国际油价持续四天回落
自国际油价上周试探78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后,由于交易者对石油供给的担忧缓解,持续下跌4天。25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73.51美元。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油价走势出现逆转的原因是欧佩克暗示增加市场供应。专家表示,这几年的事实证明,高油价不容易使需求国的经济发生倒退,但是很可能让出口国的经济出现危机,从欧佩克的最新表态来看,油价将维持在合理的区间。
9、银监会制定修改九项规章
昨天,银监会网站公布了银监会2007年4号至2007年12号令,发布9项新的政策规定。银监会有关人士透露说,银监会将陆续分批公布修订和清理的政策法规。九项规定中,《个人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办法》、《单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管理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为银监会首次颁布的。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均为修订版。经修订的文件,更加符合监管的实际需要,也更加符合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例如昨天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不能低于8%”。《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在进行衍生产品交易时,在因市场变化或决策失误出现账面浮亏时,要严格执行止损制度。”银监会有关人士透露说,去年以来,银监会一直在进行政策法规的清理和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已对541件法规文件共计2万多条文都已提出明确清理意见。
10、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比例扩至总资产15%
昨天,中国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保险资产管理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与2004年保监会曾下发《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相比,《办法》体现了几大重要变化。其一是投资比例有所提高,由原规定中的“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的80%”,修改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委托人可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要,在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具体投资比例内,自主确定境外投资比例。如进行重大股权投资,则应报经保监会批准。其二,投资区域和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宽,《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应投资全球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配置主要国家或者地区货币。投资形式或品种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与逆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等货币市场产品;银行存款、结构性存款、债券、可转债、债券型基金、证券化产品、信托型产品等固定收益产品;股票、股票型基金、股权、股权型产品等权益类产品。投资范围的拓宽,使保险机构配置资产的灵活性得以进一步提高,增强了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办法》将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委托人可以授权受托人运用远期、掉期、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对冲管理。不过,金融衍生产品仅用于规避投资风险,不得用于投机或者放大交易。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办法》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保险机构改善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和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力。
12、股指攀升 A股开户数回暖至11万
在政策“靴子”落地后,股市持续回暖,昨日沪综指更是一举收复4300点大关,创新高在即。随着股指攀升,投资者入市热情也日渐高涨,7月24日A股开户数昨日已回升到115,659户。
一点感觉
正如昨天所言,创历史新高毫无悬念,捂好你的股票!踏空着可以等待星期一的大缺口近期回补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