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哲学思想
(2021-01-10 22:22:56)分类: 读书阅人 |
无意在订阅的公众号中邂逅尼采的哲学,看不懂的话居多、而懂的那一句远胜心灵鸡汤。借来《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看得欲罢不能,编译者陶红亮给读者传达一个生动而鲜明的尼采形象。摘录喜欢的话语:
一、了解内心的真实诉求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里谈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发现真正的自我,其实线索也很简单,那就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因为要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要问自己想去往何方,是不是你最为热爱的东西?什么能够让你内心得到满足,什么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充盈?
二、看破表象的必然要求
《善恶的彼岸》高贵者往往喜欢将精力投入到那些没有实际目的事物上去,这些关注点往往让人看上去莫名其妙,异乎寻常,实际上,无目的性地做这些事情,所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所表达出的美感是卑贱者的被蒙上灰尘的心灵所无法去认识的。高贵者将自己束之高阁,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独特,而是真实的热衷于内在激情所专注的事情,才看破了表象的基础上,寻找着生命本质的快乐,在这种坚定的信念指引下,一往无前地努力和奋斗着。
善的东西可以保护人类,可是却象溺爱孩子一样阻碍其自立和成长,恶的事物,承认对人类会有痛苦的作用,但是却可以刺激人类整体步伐的前进,最终起到了和善的事物一样的效果,要将思考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不管是在行走的时候,还是在漫长的旅途中,或是在做某些事情的间隙,我们可以让身体稍作休息思维,却可以飘上更远的地方,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任意驰骋,当人总是在思考的状态下,他的思想便是持续发动着的,而且如果头脑足够专注某件事的时候,时间仿佛他来说都停止了,周围的事情也忘记了,这就是思维跳出来既有的框架,冲破了固定约束的表现,这对于我们看破事物的表象有着十分关键的效果。
在自我得到欢乐的时候,有没有回想一下?这些快乐是否妨碍和危及到其他人?是否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是否是一种伤人的快乐?如果是的话,那这种快乐其实只是一种虚妄的快乐,是不值得去开心和愉悦的,想要去解释任何问题的表象,而看到本质都需要艰苦卓越的学习与努力,紧紧靠那新鲜感受,无法达成的,人的精神再强大,身体也是弱不禁风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实,拥有的时间把能够把握的把握好。
三、在不断前进中锤炼心智
没必要为眼前的茫茫大海而忧虑和烦恼,你只需要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坚定的朝着那个方向迈进,那么在你行进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给自己的真实选择描清楚轮廓,那些遮挡着真实课题的枝枝蔓蔓也都会自然而然的被剥离开,显现出他的真正面貌,磨练心智的基本行为就是要保持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从卑微向着崇高迈进。
尼采在《漂泊者及其影子里》阐述的并不是日常的锅碗瓢盆就是低贱的,那不是评价人的层次的标准,相反,我们应该把日常生活看得更为神圣才对,要拿出最为真挚的情感来对待它,因为这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基础,我们需要用智慧的视角来考察这些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勤于思考的过程中,经常进行反思和改良,使它服务于我们的人生,并帮助我们在现实中实现更为舒适的生活,这才是心智锤炼的根本,在生活中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视听范围,在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的同时,不排斥接受任何意料之外的收获和惊喜,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快乐而丰富的体验过程,那么超越本身就可以使我们的人生目标之一,肉体凡胎的我们,能够直接凭感官认知的东西就也有限,在判断上能够达到的准确度,也往往是失之千里。在知道关于宇宙的秘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探及究竟的前提下,还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四、批判并重构道德谱系
奴隶把聪慧的状态,仅仅作为其取得生存的必要条件来对待,高贵者则把智慧的磨练作为一种情趣的消遣和高雅的奢侈品来消受。
年轻人总是对社会没有太多的准备,他们可能并不脆弱,但是家庭和朋友的帮助却能让他们更为健康的成长,更好地度过一生。
五、洞悉人性并实现超越
尼采在《曙光》中告诫人们,在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口气平和,尤其是讲述较为出人意料的事情,使你的语调要表现那件事是尽人皆知的,这样表现出来会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否则的话会让对方陷于无知的尴尬境界,所谓的领袖气质,必须是让他人感觉到深厚内涵与从容气度的,倘若让他人看不到自己的想法和内心,就像人们望着深海看不到那下面的巨兽一样颇感恐惧,领袖的手段就是如此。
首先让自身的精神成为骆驼的象征,然后从骆驼的象征变成狮子的象征,最后狮子的象征又返回到幼童的形态,骆驼代表你应当,狮子代表“我想要”,幼童代表纯洁创造力和神圣。邪恶的力量给予人更多的希望,让人更强大,唯有经受痛苦和磨难,才能不断成长。
六、自由的精神引领人类前进。哲学家的任务首先就是要亲自去体验,通过不断的经历事实来取代不同寻常的感知,而且要经常去幻想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会将自身的思维看成一个较为特殊的物质,就好似闪电一样,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他的个体本身就宛如孕育着闪电的暴风骤雨,用雷霆之势影响着这个世界,四周的声音也一直在耳边回响,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哲学家,他一定是可以从自我中逃离的,人在通往绝对自由之路的时候,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心灵,那掌管心灵的神邸要求大声喧哗和自以为是的人都沉默下来,细心照料他们的心,让浮躁的灵魂冷静下来到治愈仍这些不急的心,拥有渴望平静的意思,守护心灵的神邸,让人们学会怎样去把笨拙而匆匆忙忙的手停下来,学会如何灵巧地学习新事物,可以帮助人们领悟怎样去寻找丢失的失落宝藏,去探测那冰层下面的很难察觉的神秘,这守护心灵的神邸,让每一个人都顿觉心里充实,也不会再为其他人的际遇感觉到丧气,或者感受到幸福,他的情绪将全部来自内部的心灵,就宛如春风吹拂,让冰雪也能瞬间融化。
七、真诚而诚挚地对待朋友
你要多跟人对话,谈一些对双方都有启发和帮助的东西,至少一定要真诚,在和朋友的真心交流中才能够迸发出火花,在朋友这面镜子的反照下才能够更了解自我。不用去爱你身边的昏昏欲人,要去爱那未来的超越之人。
八、不断学习可以给心灵充电
尼采认为,最需要去阅读的书籍是那种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总体认识与看法的书。这些书可以把我们的飞,飞到世界的另一端去,它们能够让我们的精神得到非同一般的净化,让我们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角。
人类真正需要的真正艺术是具有深邃内容的、可以启迪灵魂的作品,可以让心灵得到充实和愉悦的作品。
无聊,对于创造力强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们来说,他们的从容和淡定的心绪决定了他们可以让令人不快的无聊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愉悦。他们不会忧虑工作的千篇一律和无聊,假如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来取得生命中的某个成功,他们乐意去体验更多枯燥无聊的东西。
八、学习是一个加速起飞的过程。潜心学习的人在学习心得上有一定突破,使得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升华,就算从事普通的事情,或是和他们专业领域无类的事情时,他们也比一般人更能看出事情本身的意趣与奥妙,从而更为享受做事的过程。真理其实存在于任何地方,只要有心,何处都可以挖掘出甘甜的泉水。
九、在艺术的空气里获取力量
艺术是给予生命更为有血有肉感受的感情赐予。艺术家要自己发出命令,去支配人民的品味,强迫其接受那种强力的形式。
十、只有美的内心才会付出爱
找寻能够让自己达到超越的人,直面差异,不求同而多存异,达到一种多元化同步发展的目的,让生命体验更为丰富多彩,这才是爱真正的目的。当你用饱含真爱的行为去对待他人的时候,自身就能感受到爱与愉悦。如何才能具有爱他人的能力和动力呢?首先要让自己具有审美能力,要拥有一颗能够看见美的心,只有真正认识到了对方的美好,才会真心而主动去爱别人。审美之心是需要长期锤炼的,它是基于社会实践、知识学习和内心思索的。客观上,知识的累积与经验的叠加可以让自身拥有审美的基础;主观上,将自己的身段主动放低,释放出尊重和爱人的空间。
十一、强大的内心才是美的
内心强大首先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上,内心的强大就是要相信自己,尤其在审美的过程中。审美的过程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交融的物我两忘的体验,这和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内心强大的人是可以坚持自己的审美观的,也是可以在更多意识和观念上保持独立看法的。
内心强大的基础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孕育了人,像母亲一样无限地对人类奉献着一切。认真去做事就是一种奉献,奉献也是内心强大的直接体现,这世界是人的,也要由人本身来进行重振,人的意志与爱可以用来构建这个世界。看人的特质要有针对性地去看,可以只看她的别具风格的地方,她的唯美的一面。倘若一个人能一方面特别光鲜和美而,
十二、爱是唯一的文化
自立而坚韧,能够抵御外界的一切干扰与影响。
十三、心灵曙光是幸福的
曙光,是希望的开始,从心灵的表面油然而生,并释放出越来越强烈的光芒。闪耀着绚烂光茫的心灵照射在什么对象上,都会映射出五彩的美丽图景,甚至审美都不是心灵需要去完成的目的,它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
读后,再看尼采的文章,能懂的话多了,可还是有不少看不懂的!尼采,非凡天赋与坚定意志的结合体,能全看懂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每多懂一点,都会多一分直面自己和现实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