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王安石、佛印的“酒色财气”诗

(2013-11-28 07:31:09)
标签:

酒色财气

苏轼佛印王安石

才子诗作

生活杂谈

杂谈

分类: 杂文类

苏轼与王安石、佛印的“酒色财气”诗

文/王小蝉

    话说宋朝某日,苏轼、佛印、王安石相聚,谈诗论词,谈天论地,甚为相洽,谈及人生,都认为困扰人生的,概括起来,无非“酒色财气”四个字。苏轼于是提议,何不以“酒色财气”为题各赋诗一首,以明各自的观点。

    大家欣然同意。苏轼率先作诗曰:“饮酒不醉量为高,

                                     见色不迷真英豪。

                                   非份之财君莫取,

                                   忍气饶人气自消。”

吟罢得意的端起茶杯,慢慢品茶,同时看王安石、佛印如何以诗应对。

        王安石听了苏轼的诗,只是微微一笑表示赞许,随即作诗说:“席间无酒怎成席?

                                                               世上无色路人稀,

                                                                倘若无财谁早起?

                                                                人若无气被人欺。”

       两人分别用诗作表明了自己对“酒色财气”的看法,一比一打平,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两人都看着佛印,看佛印这个四大皆空的高僧如何吟诗作答。

            佛印微微一笑,作诗曰:“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

                                   有人若是能看破,

                                    不是神仙也寿长。”

          世间之事,不过是仁智见仁,智者见智。苏轼的诗表现了诗人通达的胸怀,即使屡遭挫折,苏轼也不以为意,照常生活,照常吟诗,以致于得到后来的历代文人的尊崇;王安石的诗表现出政治改革家的激情,着力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一旦掌权,便大刀阔斧地实行政治改革,让后世的政治家为之敬仰;佛印的诗则表现出佛家对世事的开悟,平平淡淡,知足是福,对百姓居家过日子不无启发。三首诗,反映出三人不同的处世观。然而凡夫俗子能做到看破“酒色财气”的本质而不被“酒色财气”所蛊惑,实非易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