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种说话方式哪种最好在于你的选择

(2014-03-25 21:10:38)
分类: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专栏
五种说话方式哪种最好在于你的选择
文/缪晓红

    假如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刚回到家,看到孩子没有象平常那样认真埋头做作业,而是拿起了旁边的报纸悠闲地看了起来。这时你会有什么想法?又会怎么做呢?通常我们的说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说法1:“你怎么到现在还不去做作业?看这些报刊有什么用?考试能考这上面的内容吗?”
  说法2:“不要再看这些没用的报刊了,赶紧抓紧时间去做作业!”
  说法3:“你就不要再看这些报刊了,好吗?孩子,你快去做作业,做完了爸爸妈妈给你买好吃的。”
  说法4:“哟,是什么好看的报刊竟然吸引了我们家孩子的注意力?让我也来看看。等看完了这篇文章再去做作业吧。”
  说法5:“我们家孩子上学也挺辛苦的,先看看报刊,给自己放松一下紧张心理,正好也让大脑休息一下,然后再去做作业。”
  上面这5种说法,可以概括为“五式”,即分别是:反诘式、命令式、恳求式、介入式、体谅式。
  那么这五种方式的说法中,哪一种效果会更好呢?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这五种说法吧。
    第一种说法(反诘式)
    家长要表达的意思是:1.你真不自觉;2.你不会抓关键;3.只有教材才是你唯一需要看的;4.这些道理你是知道的。
    孩子的自我评价是:“我很不自觉,我统筹能力很差,我阅读教材以外的权利都得被剥夺。”结果是被动地、不情愿地放下报纸做作业。
    第二种说法(命令式)
    与第一种说法基本上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不同的是,潜台词不是“这些道理你是知道的”,而是“这些道理你到现在也不懂”。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去做作业也是被动的。
    第三种说法(恳求式)
    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现在就去做作业,我们就会给你奖励。”这种说法的潜台词是:“及时做作业是有物质回报的。”这种说法给孩子形成的印象是:我做作业应当得到回报,我学习是为了父母。
    第四种说法(介入式)
    要表达的意思是:1.这一本杂志一定很好看、很有吸引力;2.爸爸妈妈不反对你看这本杂志;3.爸爸妈妈希望你只看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4.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得去做作业了。”
    孩子形成的自我评价是:1.我很有欣赏水平;2.爸爸妈妈同意我先看杂志;3.我确实现在只能看这篇文章;4.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就得去做作业。
    第五种说法(体谅式)
    要表达的意思是:1.孩子上学确实很辛苦;2.回来后应当先让大脑休息一下;3.阅读杂志是让大脑休息的方式之一;4.我选择的这种方式得到了父母的赞同。孩子形成的自我评价是:1.父母很体谅我学习的辛苦;2.我是一个自觉的孩子;3.休息一会儿后我应当去做作业。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前三种说法情况下孩子做作业都带有很明显的被动性,而第四种和第五种说法却与让孩子感觉到与父母的一种认同感,这样,孩子就会 将“做作业”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特别是第五种说法还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更能激发孩子做作业的自觉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