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孩子是骆驼?还是狮子?

(2014-02-20 10:07:00)
标签:

育儿

分类: 每周推荐-欣赏学习提高
你的孩子是骆驼?还是狮子?
文/周小琴
德国哲学大师尼采用两种动物比喻人的精神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沙漠里的骆驼,占90%,它自己并不想走,是被驼人拽着走,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述就是“你应该”。而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在太多的事情上,正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去做。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艰难地爬行。

第二种状态是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赶羚羊的时候,它自已要吃,它拼命奔跑,它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用语言表述,叫“我想要”。想让孩子真正学好,有成长的动力,得由内而外激发出他的成长动力,让他进入“狮子”的状态,如学 钢琴是他自己想学。要他学习,如果没有引发出内在的东西,高压逼迫,越逼孩子,问题越大,因为这不符合脑力劳动的根本规律。而孩子一旦进入“狮子”状态, 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孩子发疯想要一个东西,进入了“我想要”的状态,发疯的这种欲望出来了。他自己会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好。

【感悟】

孩子是一个主体,你要把孩子当做跟你平等的人对待,让他做任何事情,由内而外启发,让他从心里产生要做这个事的欲望,这样他才能把事情做好。比如学习,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好。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家长和老师通常所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有它特有的规律,就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脑力劳动的特点是:想干这个事,别人逼着干是干不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前提是,想办法激发他想要学习的意愿,他从心里想要学了,有了这种主动性才能学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