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让我们新鲜感了解自己孩子的心不快乐 |
分类: 醉梅原创-理念与方法 |
可怜天下孩子心
文:
练丽丹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不是吗?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然而并不比以前的孩子好抚养 和教育。尤其是进入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独苗苗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父母的心,孩子的方方面面令父母们操碎了心,可谓“为子消得人憔悴”。可是父 母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这种过高的殷殷期望,过度的关心,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会不会让孩子变得不快乐?有没有想过“可怜天下孩子心”?
一、过度重视智力开发,使童年无快乐可言。
二、知识书本的包围,使孩子疲于奔命。
三、家长包办和否定,使孩子在没有成就感和快乐感。
四、家长重物质不重心灵,导致孩子心灵孤独。
有些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给孩子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以为吃饱喝足,身 体健康,自己能自由玩耍就可以了。看孩子安静地看电视,自己就放心地在一旁做自己的事。其实,孩子是渴望有家长陪他做游戏,诸如亲子共读、散步聊天等,家 长是因为看孩子自己能安静地玩而不打扰,孩子是因为看家长有忙不完的事而无奈。而有些家长是由于工作太忙而不能陪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也很少过问 孩子的内心需求,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内心想什么一概不知。以为玩具、电视、电子游戏可以充实孩子的心灵,其实,孩子更渴望与父母多点时间在 一起。父母的爱是谁也无法代替的。不管哪种原因,时间一长,就容易让造成两代人的心灵隔阂,使孩子产生强烈被冷落感、孤独感。他们在家怎么能快乐起来?
家长们,当你们大喊“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时候,要想想是不是孩子也很可怜?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多给予孩子肯定赞扬,多关注孩子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去理解孩子作为孩子的难处,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可怜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