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神的魅力

(2013-09-11 09:25:52)
标签:

位置

教育孩子

儿童

否定性

让孩子

育儿

分类: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专栏

【家教智慧】眼神的魅力

/刘素兰

     你也许认为目光接触与爱你的孩子没有必然联系。不过,当我们深入到孩子中间,观察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并且对这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就会发现目光接触在维系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感情交流方面,在满足孩子的感情要求方面,目光接触是相当关键的。许多人往往无意识地从目光中流露出自己的某种情绪。家长对孩子的爱也往往通过眼神反映出来。儿童也依赖目光接触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感情交流,以获取感情滋养。当父母愈多地采用目光接触来传递爱心时,孩子才能愈多地接受爱的滋润,他们的感情容器才会愈饱满。

   【身边案例】

     在一场跑步比赛中,有三个孩子摔倒了。这三个孩子的母亲却有着不同的反应。

     第一位母亲赶紧跑上去,扶起孩子,拖着孩子努力往前跑;

     第二位母亲看到孩子摔倒后,就大声责骂起来,批评孩子不小心、不努力;

     第三位母亲则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眼睛里充满了技励,似乎在说:孩子,赶紧爬起来,努力往前冲!

     尽管三个孩子最终都跑到了终点,但是,三个孩子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案例分析】

      1.孩子的反应

     第一个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到达了终点,但是,他内心的成就感并不强烈,对于母亲的帮助,他的体会并不深刻;

      第二个孩子在跑到终点后,必然会有委屈,更甚者产生对母亲的不满,因为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自己;

      第三个孩子是最快乐的,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了终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促使他努力到达终点的是妈妈鼓励的眼神,他将一辈子牢记妈妈的眼神。

      2.妈妈的行为: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使孩子通过借助外力到达终点,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来自母亲的鼓励,也没有太多的成就感;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则是用语言来责怪孩子,让孩子备感委屈;

     第三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用关切的目光鼓舞孩子战胜挫折,给了孩子百般信心和勇气,也将母亲的鼓励牢牢记在心里。就这样一个眼神,就能带给孩子这么大的能量,不能不感叹非语言沟通的魔力!

当 父母向孩子强调某个动作要领时,特别是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往往不能恰当地运用目光接触。我发现当大人注视着儿童的眼睛讲话时,他们的注意力 最为集中。可是不少父母却往往在这时发号施令,或者指责孩子,这是极其错误的。当然,在孩子年幼时,带批评性和警告性的目光接触,可以使孩子的放肆行为有 所收敛。

     目光接触是孩子获得感情滋润的重要渠道之一。

     当家长随意向孩子投去带有否定性的目光时,孩子也会以同样的目光看待家长。不过,在年幼的孩子望见父母带有警告性的目光时,他们会由于害怕惩罚而变得谨小慎微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内心深处被压抑的畏惧心理会变成愤怒、不满和沮丧的情绪。

   

     【一点建议】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渴望被人关心,被人信任,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渴望着拥有理解他、信任他、爱他、像朋友一般的家长。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时,不仅靠有声、有形的语言和动作,更多是来自无声的心灵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够圈地各种各样的信息。当我们用心交流时,总会不自觉地望着对方的眼睛,这样的交流会让你感到亲切而舒适,也会拉近彼此的距离里。

      给该孩子一个关爱的眼神吧!让孩子在父母的视线里逐渐变得快乐,自信,健康地成长。

  

    【教育箴言】

 一位知名教育专家曾说过:“如果你会用爱的语言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关爱的眼神;如果你会用关爱的眼神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爱的微笑;如果你会用爱的微笑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