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孩子做游戏必须掌握原则(1)(醉梅)

(2011-11-21 14:59:37)
标签:

好父母会游戏

注意力

亲子游戏

杂谈

分类: 《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智慧父母怎样陪孩子做游戏(游戏原则)

                                  文/醉梅

【做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父母在陪孩子做游戏时,要遵循以下的几种重要原则:

·鼓励表扬原则

 不管在哪个游戏中,不管孩子能坚持多久,只要孩子参与了,配合了,就要表扬和鼓励孩子。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鼓励,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这样,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游戏才能玩得开心,尽心,且可以不断“升级”,提高层次,加大难度,取得效果。有的脾气急的父母看到孩子对某一游戏没兴趣,一想到这么好的游戏他为什么不喜欢,就沉不住气,训孩子,或强制孩子做游戏,这种做法是最糟糕的,下次你想让孩子参加游戏他也不干了。因此,父母在陪孩子做游戏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而如果是孩子自己发起的游戏,希望你也介入,那更需要你的游戏热情来配合他了,有时你还得停下手中的事,来配合他的游戏。游戏,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活动式的,即需要动手操作,或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像角色游戏,运动游戏、动作操作游戏等,一种是说话式的,即随口说的话,比如孩子对某个词很感兴趣,说了一串:“妈妈你看,下雨了,雨点落在花了,还落在草上了……”,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你:你要听我说,要和我分享,而你则可以趁机和孩子一起接下去说,雨点还落在这儿、那儿,这样,就把一个普通的说话变成语言训练了,进行造句练习,学用排比,学会想象等。而如果你对孩子的话不理不睬,或打断,或敷衍,那么,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很好的游戏活动就这样被你阻断了。

既然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就要有做游戏的激情和兴趣,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制造快乐的游戏气氛,而不要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把你自己当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笑呀闹呀,跳呀跑呀。有了游戏的激情、热情,才会在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拓宽更多的游戏思路和更丰富的游戏素材,探索出最适合孩子的游戏方式,以提升我们游戏的能力。

·兴趣第一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游戏活动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因此,游戏中孩子保持了兴趣,游戏就能完成得好,就能达到智力培养的目的。而如果孩子对某一游戏没有兴趣,那么,即使游戏形式再活泼有趣,你自己再多的热情,也不能吸引他,或者他坚持不下来。

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兴趣紧密相关。如果设计的游戏超过了孩子能驾驭的范围,不是他这个年龄段所能完成的,那么兴趣自然会减低;如果太简单,对孩子没有挑战性,孩子也不会感兴趣。所以,保持游戏兴趣,又能得到智力提升的原则是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这首先要父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那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个性特征,为孩子量身定做难易适中的游戏,这样,孩子在游戏中情绪才会高涨,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感受快乐原则

快乐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开开心心的游戏中,孩子的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能开放性地接收更多的来自环境的信息。好的游戏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能延伸出许许多多快乐的触角。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智力,还能体验丰富的情感,感受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比如向空中洒糖果,并一起抢地上的糖果,看谁抢得多。这不但可以锻炼孩子注意的广度,还能锻炼动作的敏捷性,大脑反应的速度。而孩子之所以玩得快乐,也在于这一游戏活动本身。因此,只有在感受快乐的前提下,游戏才能完成得好。

所以,在和孩子玩游戏时,要和孩子分享他的快乐,不能有功利思想。假如游戏本身对孩子有吸引力,也不必考虑太多智力的因素,不要老是想着是否锻炼到了某种智力?他今天学到了什么?因为教育也好,训练也好,不是立竿见影的。只要理念对,原则对,就可以了。如果急功近利,就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反而打击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识字,一次活动时间过长,要求识字的材料过多,而且又不懂得灵活变通,使孩子感到疲劳和压力,这时就没有快乐和兴趣可言了,那以后怎么再进行下去呢?

·适当参与原则

孩子自发的游戏本身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比如,孩子怀里抱了一个洋娃娃,在学妈妈抱娃娃的游戏,“好宝宝,别哭,妈妈抱你睡觉!”而你适当时机的参与,与孩子共享游戏,与孩子同乐,能使孩子的兴致更浓,使游戏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又发展了孩子的智力。怎么参与呢?比如你也可以模仿孩子抱一个洋娃娃,对洋娃娃说话,而你说话时,用词丰富,语句多样,不也在给孩子起到语言示范作用吗?不也在教孩子学语言吗?当然,我们参与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以不打扰、不中断孩子的游戏,反而还能延续游戏、丰富游戏为准则。因为孩子在游戏时是很专注的,我们要给他时间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他构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只要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保持快乐,保持兴趣,延续游戏,还能进一步提高游戏质量和层次,那么你的介入就是有效的,及时的,恰当的。

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因为孩子的游戏往往是无目的、无主题、无目标的,适时的引导可以使游戏变得有目的,有方向,内容更丰富,以提高游戏的质量,在游戏中发展各种能力。比如通过启发式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法。举一例,孩子蹲在地上用手拱沙土,你可以装作好奇地问:“你在干嘛呢?”如果孩子说,我在建城堡,那么你可以继续问下去,城堡里都是谁住,城堡里都有什么?鼓励孩子说给你听,并继续动手。等孩子玩够了建城堡活动,还可以引导思考和想象,我们还能建什么?你建的这个你像什么?

当然,在倡导父母积极参与游戏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游戏,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要多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主导,多给孩子游戏的自主权。

 内容选自《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内容有改动。

****************************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当当网、京东网、卓越网有售。育儿网有部分连载。欢迎点击:

公告:《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弄丢的(原创)

《好父母会游戏》读者点评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弄丢的(原创)

成长论坛对我《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游戏”环境,快乐心情!(果果妈)…

    读书心得:读醉梅老师《好父母会游…
   《好父母会游戏》书摘一: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在身边:对“牛”弹琴

智力游戏:餐桌上鈥湹仿意澔

    《好父母会游戏》育儿网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