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好父母会游戏注意力亲子游戏杂谈 |
分类: 《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
智慧父母怎样陪孩子做游戏(游戏原则)
【做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鼓励表扬原则
既然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就要有做游戏的激情和兴趣,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制造快乐的游戏气氛,而不要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把你自己当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笑呀闹呀,跳呀跑呀。有了游戏的激情、热情,才会在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拓宽更多的游戏思路和更丰富的游戏素材,探索出最适合孩子的游戏方式,以提升我们游戏的能力。
·兴趣第一原则
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兴趣紧密相关。如果设计的游戏超过了孩子能驾驭的范围,不是他这个年龄段所能完成的,那么兴趣自然会减低;如果太简单,对孩子没有挑战性,孩子也不会感兴趣。所以,保持游戏兴趣,又能得到智力提升的原则是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这首先要父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那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个性特征,为孩子量身定做难易适中的游戏,这样,孩子在游戏中情绪才会高涨,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感受快乐原则
快乐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开开心心的游戏中,孩子的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能开放性地接收更多的来自环境的信息。好的游戏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能延伸出许许多多快乐的触角。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智力,还能体验丰富的情感,感受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比如向空中洒糖果,并一起抢地上的糖果,看谁抢得多。这不但可以锻炼孩子注意的广度,还能锻炼动作的敏捷性,大脑反应的速度。而孩子之所以玩得快乐,也在于这一游戏活动本身。因此,只有在感受快乐的前提下,游戏才能完成得好。
所以,在和孩子玩游戏时,要和孩子分享他的快乐,不能有功利思想。假如游戏本身对孩子有吸引力,也不必考虑太多智力的因素,不要老是想着是否锻炼到了某种智力?他今天学到了什么?因为教育也好,训练也好,不是立竿见影的。只要理念对,原则对,就可以了。如果急功近利,就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反而打击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识字,一次活动时间过长,要求识字的材料过多,而且又不懂得灵活变通,使孩子感到疲劳和压力,这时就没有快乐和兴趣可言了,那以后怎么再进行下去呢?
·适当参与原则
孩子自发的游戏本身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比如,孩子怀里抱了一个洋娃娃,在学妈妈抱娃娃的游戏,“好宝宝,别哭,妈妈抱你睡觉!”而你适当时机的参与,与孩子共享游戏,与孩子同乐,能使孩子的兴致更浓,使游戏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又发展了孩子的智力。怎么参与呢?比如你也可以模仿孩子抱一个洋娃娃,对洋娃娃说话,而你说话时,用词丰富,语句多样,不也在给孩子起到语言示范作用吗?不也在教孩子学语言吗?当然,我们参与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以不打扰、不中断孩子的游戏,反而还能延续游戏、丰富游戏为准则。因为孩子在游戏时是很专注的,我们要给他时间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他构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只要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保持快乐,保持兴趣,延续游戏,还能进一步提高游戏质量和层次,那么你的介入就是有效的,及时的,恰当的。
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因为孩子的游戏往往是无目的、无主题、无目标的,适时的引导可以使游戏变得有目的,有方向,内容更丰富,以提高游戏的质量,在游戏中发展各种能力。比如通过启发式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法。举一例,孩子蹲在地上用手拱沙土,你可以装作好奇地问:“你在干嘛呢?”如果孩子说,我在建城堡,那么你可以继续问下去,城堡里都是谁住,城堡里都有什么?鼓励孩子说给你听,并继续动手。等孩子玩够了建城堡活动,还可以引导思考和想象,我们还能建什么?你建的这个你像什么?
当然,在倡导父母积极参与游戏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游戏,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要多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主导,多给孩子游戏的自主权。
****************************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当当网、京东网、卓越网有售。育儿网有部分连载。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