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会游戏》:体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
(2011-10-27 08:42:51)
标签:
陈鹏好父母会游戏新浪博客负责精神心智杂谈 |
分类: 《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
认识醉梅老师还是在两年前我的新浪博客上。那时她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丛书副主编,向我要博客上的稿。虽然没见过她本人,却因她的热情、认真、负责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博客上的教子文章,读来很少有空洞的理论,有的是操作强的充满智慧的教子经验。得知醉梅老师写了一本书,真为她高兴,总算她多年凝聚了智慧的心血能变成一种人人可以捧在手里慢慢品味的享受。
父母们都知道早期教育能促进儿童心智的成长,知道游戏方式是作为儿童最佳的教育方式,但真正要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恐怕没那么容易。醉梅老师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本倾注了心力、洋溢着热情、闪耀着教子智慧的实用游戏宝典,可以说是是手把手教父母如何使用游戏,创造游戏,引导父母如何去思考游戏、举一反三的指导书。
此书游戏种类很多,年龄跨度从0至13岁,包括了注意、想象、观察、记忆、思维、语言等智力方面。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玩中学,玩得开心,学得有趣,教得有法。游戏总是与孩子的成长生活紧密相联,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科学实用,语言妙趣横生,结构新颖独特。各章节里,翔实地介绍了孩子成长阶段的心智特点及各种能力的认识、品质、特点和必要性。在每一个游戏方法里,向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案例,游戏意义,游戏启示,以及许多类似游戏,小小窍门或温馨提示,还提供了让你作“举一反三”的思考或练习,感觉就是一盘盘精致的小菜,等着你来细细品味。让你在与孩子的快乐游戏和成长生活中,去培养和强化孩子的各种智力,强化学习能力,呵护弥足珍贵的创造意识,奠定快乐成长的各项素质本领。
我曾经写过《“陪读”是怎样变成“赔读的”》《学习何以成了孩子的“敌人”》等文章,主要意思就是,父母如何把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厌学的孩子。那是因为不该陪孩子的陪了——陪孩子学习,该陪的没有陪——不陪孩子做游戏。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把正儿八经的学习变成玩“学习”,学习对于孩子而言还会枯燥吗?还会成为“敌人”吗?我的这些学习理念其实和醉梅老师的游戏理念是相通的,一致的,即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多陪孩子做游戏,把知识设计到游戏中,把能力通过游戏提升起来。因此,我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游戏书。是让父母来陪孩子一起玩的游戏书。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享受成长的快乐。
这本书还是一本生活书。让孩子们发现世界和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更加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这本书更是一套教育书。引领父母们切实领会“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理念所在,真正地与孩子同学同长,体验“寓教于乐”的教育境界。
记得醉梅老师谈到这本书的写作动机时,跟我说过这句话:“我来只想记录自己的育儿游戏手记,却没想到发到论坛后会成为父母们的喜爱,还经常等着我贴出新的游戏,好拿回去实践。这激发了我要写一本游戏书的愿望,不仅仅是想给父母们提供更多的游戏,更是希望阅读了这本书能学会从自己的智慧头脑中创造出更多的游戏。”我为醉梅老师的爱心所感动,也为她描绘出如此众多的五彩斑斓的游戏而惊叹。
如果父母们能够从这本中发现价值,喜欢这些可模仿、可借鉴的游戏,更能自创出更多的游戏,相信醉梅老师是欣慰的,开心的。因为,作为作者来说,最开心的莫过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当当网、京东网、卓越网有售。育儿网有部分连载。欢迎点击:
后一篇:让良知扶起摔倒的道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