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礼貌是指导不当
妈妈总是觉得4岁的小小行为举止不够好,一天妈妈带着小小到朋友家……
不当的说法
妈妈:小小,快说“阿姨好”。
小小:……
妈妈:小小,快跟阿姨打个招呼。
小小躲到妈妈身后了。
妈妈:没听懂我说话吗?
小小:……
阿姨递给小小一个苹果。
妈妈:说“谢谢”了吗?
小小:……
妈妈:你没有洗手吧?可以自己去洗吗?
小小:(自己点点头,去洗手了)
恰当的做法
在去王阿姨家的路上,妈妈微笑着对小小说:“小小见到王阿姨,要说‘阿姨好’。”
小小:“要说‘阿姨好。”
妈妈:“对的,小小有礼貌,阿姨才会欢迎我们哦。”
小小欢快地回答:“嗯!”
妈妈:“阿姨如果请我们吃东西,或者给你好玩的东西,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小小:“谢谢!”
妈妈赞赏地说:“小小真棒!”
温馨提示
1.与其临场要求孩子如何做或机械指导,不如在进入某个场合前事先与孩子沟通,进行提前指导。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给孩子一个想像和期待;二是避免有外人在场,避免了尴尬,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能更好地教导孩子。
2.尊重孩子,避免尖刻地指责和评价,尤其是一些很粗鲁的教育方式,例如,父母当外人的面就批评孩子:“这么大了,一点儿不懂礼貌。”或“这孩子就是怕见生人。”这样说只会让孩子接受父母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没有礼貌的,反正我是没礼貌的,以后也可以照样没礼貌。而且孩子也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心里更加自卑,下一次仍然没有勇气改变自己。
3.要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父母自己先在待人接物方面有做得好。这就要平时加强自己的修养,做好榜样,还要留意平时给孩子的示范。这比临场阵机械的指导孩子说“您好”“再见”要好得多。(周玉萍)
作者:周玉萍(家庭教育指导师) 编审编辑:醉梅 将发表于《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