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我也想离家出走(醉梅点评)

(2011-03-19 15:00:11)
标签:

少儿

离家出走

醉梅

解决问题的能力

育儿

分类: 醉梅推荐到媒体的文章

老师,我也想离家出走
文/家庭教育指导师陈景英

文章来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14卷  点 评:醉梅     推荐编辑:副主编醉梅 

   
   编者按:现代社会,孩子离家出走似乎成了常事。为什么孩子要选择离家出走?为什么看到同学离家出走,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向往?这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什么问题?家长该如何防止孩子有离家出走的念头和行为?

    孩子的故事
    初三男孩小鹤,因受不了妈妈长期的唠叨和在学习上的催逼,曾离家出走了几日。家长多方寻找未果,只得报警。后孩子让同学捎信,与妈妈进行了一次谈判,争取到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后,才回到家中。
    小鹤离家出走的起因是因为他实在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他说,明年就要中考了,他知道应该努力学习,但成绩也不是说好就能好的,得有个过程呀!可妈妈根本没有看到他努力的过程,每天只要他一回家,就一个劲地唠叨。有时,他恨不得和妈妈大吵一架,希望妈妈能少说一点,让他能稍微地休息一下,能自己安静地呆一会儿……
    一天午休时,小鹤跟我说,现在妈妈对他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这些话被同班刚转来的男孩小琪听见,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也想离家出走。其实,我早就受不了我爸和我妈了……
    小琪说,自从他上学后,每天写作业时,妈妈都会在旁边看着。如果他写快了,妈妈会说他是懵的,然后再给他布置一些作业;反正每天都不会允许他早睡觉的。后来,他干脆写一道题,玩十分钟,和妈妈说,在思考!这样拖到时间就可以睡觉了!还有他的爸爸很粗暴的,有一次,就因为他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被爸爸一拳把鼻子给打出血了。而且如果赶上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和妈妈就会给他来个混合双打,他经常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听小鹤离家出走还能记得胜利,他也想一试。
    我听了,心里一阵发紧,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他:“你离家出走准备到哪去呀?”
    “去网吧呗!或去同学家,反正是他们找不到的地方就行!”
    “你想想,网吧里什么人都有,要是遇到了坏人该怎么办?吃饭怎么解决?去同学家住一两天还可以,能常住吗?再说,难道就这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小琪听了一愣,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些,我是被我爸和我妈逼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其实谁愿意离家出走呀!”
     我继续说:“你跟你的爸爸和妈妈谈过吗?”
     小琪说:“谈过,可刚一说话,就被他们给噎回去了,没法谈的!再说,一面对他们,我就啥也想不起来了。”
    “老师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给你的爸爸和妈妈写一封信,把你的苦恼、你对父母的希望、你的真实想法等都写出来,一定要真实,让父母了解你!然后,看一看你的爸爸和妈妈的反应;如果还是不行,老师出面帮你和父母谈谈,可以吗?”我给他出主意。
    小琪高兴地说:“太好了!老师,今晚我就写!”
   
  
    老师的感悟
    小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小琪,又与父母的交流有障碍,这些孩子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以求改变自己目前的处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我们非常痛心的办法!故此,建议家长们,在平日的生活中,最起码应该做到:
    1.尊重孩子。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来看待。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一切强权的手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拉大彼此的心距。
    2.了解孩子。家长在平时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并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特点及发展规律,及时捕捉孩子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疏导负面情绪。
    3.合理期望。家长要改变唯分是举的观念。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并不一样,在基础学习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绩,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没有出息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孩子会逐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所以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以合理的期望。
    4. 平等待人。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享有自主权、参与权,孩子参与到家庭的建设中去。应允许孩子表达他的想法及建议。
    5.不断学习。孩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育子方法。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育人素养,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家庭教育指导师醉梅点评
    小鹤的离家出走,竟然引起小琪的“向往”和“羡慕”。在小琪看来,既然离家出走可以赢得某些权利的胜利,我为何不能离家出走呢?或许,我的离家出走也能换来爸爸妈妈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呢!如果,一个孩子到了需要用离家出走来换取某些权利,让家长醒悟,让家长理解他,这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这也说明孩子的承受力已到了极限了,他实在无法承受这种心理负荷了。“谁愿意离家出走呀”,这句话暗藏的寓意就是: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逼我了,不要给我学习压力了,不要老是每天唠叨个没完了!当孩子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时,就会选择逃避来缓解压力,或通过反抗来表示抗议。而离家出走,就是在逃避使他们无法“呼吸”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
    媒体报道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并不鲜见。现代社会信息广泛,孩子接受的事物多,又多是独生子女,到了青少年时期,内心封闭、叛逆,要求平等,想摆脱父母的束缚,是他们的心理。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比如管理过严,唠叨不断,期望太高,孩子又受环境和媒体影响,自己又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不能冷静,选择离家出走这种极端的方式是很有可能的。
    所幸的是,陈老师用巧妙的引导来打消小琪要离家出走的念头,让孩子选择积极主动的方式来改变现状,向父母主动写信沟通。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父母如何去改变自己,但有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孩子也可以教育父母,也可以主动去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离家出走的,导致如此极端的行为,总会有个导火索。因此,离家出走,是孩子给父母传递的一个信号:此时父母需要反省自己,需要改变以前不当的教育观念和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