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开邮箱发现它来了,很高兴,不过......这样有点太仓促了,我一般喜欢用很长的时间来听一首歌,也许会听一个月或更长才会有比较深切的感受。
不过还是先写了点。提琴好象是V乐中不可缺少的惯用乐器,它的柔美和水一样的润泽也使它成为我很喜欢的一样乐器。提琴的旋律很简单,就是这几个很简单的音符把整个音乐的节奏贯穿起来,再加上吉他与钢琴的共同演绎,使整个背景变成了在湖中划船的少女,后面还有未完的余波。钢琴和吉他的旋律也很简单,这也是这首曲子的过人之处,用最简单组合成最美妙。和以前不大一样的是这个“润”字的表现,记得其他歌曲中特别润的乐器并不很多,这次把这几中比较润的乐器放到了一起,交相辉映,产生了另一种美妙的效果。
不过感觉这首歌少了一点东西,就是V姐的高音,如果在某个地方V姐加上几个高音部分应该会更有效果(个人感觉)。整个旋律还是以低调为主,依然是惯用对比:有点沙哑的嗓音与水润的乐器。还有就是V姐的各声与背景音乐中的男声伴唱,从我们画画上面讲,就是有红肯定有绿,用蓝必然要用橙。意思是什么东西都要有与其互补的东西,不然空间就拉不开画面就不会丰富,就会单调。世界上本来就是男人和女人并存,这样就扩大了音乐的空间,增加是音乐色彩。去掉这一部分伴唱的话整首歌就会单调很多。
像是一首叙事歌曲,有点像民谣。仔细品起歌词来其实大家应该都有过类似的感受。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经常会在路上遇到穿得破破烂烂,脸上也尽是灰的小孩子,街头垃圾堆旁觅食的流浪小狗。其实没当路过他们时,心理都回有把他们带回去好好洗个澡饱饱吃顿饭的念头,这是心灵的呼唤,但在这个年代,人们强烈的“现实感”已经把所有人心底仅存的一点爱心淹没了。
《狗》很容易让人会议起那些以前发生的总是感觉心灵上有点愧疚的很小很小的事情。其实所谓的这些愧疚并不是在社会公德或伦理上的谴责,而是人们实实在在,纯粹的内心里最善良一面的表达。能够挖掘人们内心最善良的一面真的很厉害,我觉得这首歌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时间仓促,以后有了新的感受再写吧。
作者:辛春成
时间:2006.12.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