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音乐 |
长达6分53秒,我不想压缩的太多,所以播放器里就先放这一首
吧。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他的唱片的文章,在这里给大家看看。
两场,演出结束都有一个签名会。第二天晚上,我注意到有一个
男孩子,他前一天就来过了,找我签了唱片,这晚他又拿了我的
两张唱片来签名,有一张还是在国内买的,让我惊讶,他说我的
唱片《亲爱的丁薇》刚开始没在香港发行,他只好请朋友从内地
买了。我把名签完了,他站那儿没走,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信封,
说是给我的。我说千万别送什么礼物,看他的年龄大概还是一个
学生吧,他执意要我收下,说是唱片。
片的封套上印着Jeff Buckley 。信中他写道,听到我的音乐是
很偶然的,很喜欢……,并特别向我推荐这张唱片。信写得很平
实却让我感动,我没想到,在遥远的香港会有这样的知音。
张DVD,当第一首歌‘MOJO PIN’ 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仿佛
看到那个男孩子笑着对我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的。”的确,
听到Jeff Buckley的声音我就知道这是能打动我的,虽然是摇
滚乐,但不仅仅是摇滚乐,他的嗓音有时象唱诗班的童声一般纯
净,有时又那样的狂放不羁,大多数时候我能感觉到的是天生的
伤感。他的声音里似乎有别人的影子,可转瞬之间,仍旧是他。
唱歌是那样容易,可唱歌又是那样的难,怎样才能将内心所感受
的那么复杂的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呢?从前我认为Rickie lee
Jones做到了,现在这名单上又多了一个。第一张唱片里有10首
歌,每首都不太一样,音乐风格对于Jeff来说,一定是一个限制
的词汇,他的音乐里融合了太多的色彩,乐评们一定可以找出数
十种专业词汇来归纳他的风格,但对我来说,那是最没有意义的。
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1994年,2004年再次出版,为什么十年之后要再出呢?难道这个
Jeff就再也没有新作了吗?为此我仔细地翻阅唱片内页,想要找
出一个答案。后来看见唱片封面上印着Legacy Edition,查了
字典才知道,Legacy的意思是:遗物、遗产。答案找到了,却多
了感慨,没想到我刚刚兴奋地发现了的好音乐,竟然已……
令人难过的。他是创作人TIM BUCKLEY的儿子,从小就被给予了
很高的期望,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玩音乐了,后来搬到洛山矶专
门学音乐,并和一些Jazz、Funk乐队一起合作创作表演,几年后,
他又搬到了纽约,1993年出版了一张现场EP,1994年出版了首张
专辑,获得的出色的评价。 1997年的春天,Jeff在MEMPHIS开
始了第二张专辑的制作。5月29日的晚上他和一个朋友来到了MUD
岛的港口,在这里Jeff自然而然的决定了跳进密西西比河中游泳,
几分钟后,他沉没在波浪的下面,很快人们联系到了救援人员但是
效果却不是很大,直到6月4日,他的尸体被发现漂浮在城边著名的
BEALE街附近的河面上,那一年,他30岁。
这里除了完整的,还有他一些没有发表的作品,以及一些珍贵的
现场录音。而那张DVD里,有他为数不多的几首MV,还有他和乐
队成员录音的采访和花絮…… 说实话,我还没敢看那张DVD,怕
看了会更难过。
音,吉他,歌词。在我看来这三样东西原本就是一体的,是来自
他灵魂深处的表达,他的吉他和嗓音同样的自由、敏感。在唱片
内页里,还有一张Jeff的照片,手里拿着另一张唱片,那唱片恰
巧是我熟知的Leonard Cohen,Leonard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
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Jeff的唱片里最先打动我的那首,作者
正是Leonard Cohen。
是幸福的,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即使自己
不能创作,在这大千世界里,在无数的“罐头”音乐中,能够发
现真正的好音乐,已是无比的幸福。这种幸福是说不出来的,因
为只有“心”知道。原来,心才是最重要的,有心的人能写出好
音乐,同样,有心的人才能找到好音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