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浪子——Johnny Depp

标签:
娱乐明星约翰尼德普电影 |
分类: 杂乱 |
我可以用很多词形容一个人,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约翰尼德普。这个不修边幅,穿着另类,扮相古怪的双子座男人,只要站在那里,不管他说什么,在干吗,永远是娱乐的焦点。我说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男人,你也许可以找一大堆理由来反驳,他颓废邋遢,古怪阴郁,放荡不羁……可是无论你怎么否认,他依旧是万人迷,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疯狂地喜爱着他,这便是他的魅力。
我记得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剪刀手爱德华》,一部机器人的爱情童话让我感动不已,约翰尼德普与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第一次触电塑造了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形象之一,德普凭着眼神和姿态将这个机器人的孤独与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无可救药的迷上了这个看上去有些神经质的男人。后来我到处淘碟,陆续看了他的《哭泣宝贝》,《邦妮和琼》,《忠奸人》,《断头谷》,《纵情四海》……无论是《加勒比海盗》里吊儿锒铛娘娘腔的混世作风,《美国毒枭》里八面玲珑玩世不恭,《艾德伍德》中的阴冷诡异怪诞谐趣,还是《浪荡子》中的荒淫无度放浪形骸,《离魂异客》里的晕眩血腥变态怪异,他让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他满脸胡茬的英俊五官和那独一无二的混世痞子样,而是每个角色流露出的骨子里特立独行的迷人性格。
他的表演根本不需要任何语言,他的举手投足就是戏。他一直游走在主流边缘,拍着自己喜欢的却又不太符合大众娱乐口味的电影。整个九十年代,除了在《剪刀手爱德华》里的惊鸿一瞥,他并不如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那样大红大紫。直到2003年一部《加勒比海盗》饰演了那位神经兮兮翘着兰花指走路一摇三摆的杰克船长后,开始成为炙手可热的当红影星。而据说约翰尼德普接这部戏是源于他的女儿想看海盗的愿望。我们再看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威利旺卡厂长,和他以前塑造的完全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看惯了太多的哥特城堡以及黑色结局,在心里挥之不去的是德普的冷调忧郁,原来他也可以演绎那些温馨浪漫的童话,看来做了父亲的人确实能够改变自己。
《理发师陶德》是德普与蒂姆波顿的第六次合作,这个角色也只有他才能演得起。回归了复古黑色风潮,德普依然是我们最崇拜的哥特浪子。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仇恨的火焰蒙蔽了他的双眼,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爱情的魔力泯灭了她的良知,最终葬身火海。德普首次在电影中献声,也终于圆了他年少时的音乐梦想,虽然不是摇滚。作为一个被七次提名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却一次没赢过的德普,其实早已在是影迷心中的无冕之王。我相信这个抢劫犯,剪刀手,海盗王终会收获自己的荣誉,可能他并没有想。
他从孤独中走来,一头长发一手烟,在黑夜中泣而掩面。
约翰尼德普——他可以变成任何人,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