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票布——与穿有关的记忆

(2009-08-09 08:16:39)
标签:

布票

半票布

穿衣

回忆

北河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半票布

 

对现在的年轻人说起“半票布”,他们一定不知所云。因为,各种票证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出去几十年了。而仅仅在三十年前,人们的各种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的。粮要粮票,布要布票,油要油票,糖要糖票,肉要肉票......,有一年火柴也要票,没有票,你寸步难行。

半票布是针对于整票布而言的。

那整票布又是什么呢?所谓“整票布”,就是每买一尺布除了照价付款以外,还须再交上一尺布票的布。这样的布质量自然要好一些。

而半票布,则是每买一尺布,除了照价付款外,只需要交上半尺布票就可以了。这样的布价格低一些,质量自然也要差得多。

那么,半票布会有人要吗?

其实,在布票紧张的年代里,半票布是很畅销的。

畅销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其价格相对低廉,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可以用同样多的布票买更多的布,解决家里更多人的穿衣问题。

我们那里是产棉区。据说布票的发放标准是较高的:每个人一丈六尺半。

按说,这些布足够成年人做一身衣服的。但是,做了单的,就做不了棉的;都做了衣服,就没法做被褥。

所以,布票总是不够用。于是,半票布应运而生。

整票布,如果是买普通的白布,每尺价格是三角三分五厘;半票布,每尺价格只有一角九分五厘,不到两角钱;也有两角二分一尺的,质量稍微好一些。

但是,半票布,不仅很薄,而且布纹很稀,穿上是要“露肉”的。做上衣马马虎虎,做裤子绝对不行。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也只能把布染成深色,将就着穿。

那年,我上高中了,可是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平常是怎样穿衣的呢?冬天穿棉衣,里面是没有衬衣衬裤之类的。不仅衬衣衬裤,连裤衩也没有,都是光着身子直接穿棉衣。这样穿的棉衣叫做“乏筒子棉袄”。这样的棉衣自然御寒功能要差得多,所以印象中那时的冬天总是特别冷。到了春天,该换夹衣了,做母亲的就会把棉衣拆开,取出里面早已变黑的棉花套子,暴晒一下,小心地存放起来,以备下年再用;里表则洗洗涮涮,便成了夹衣。到了夏天,把里子拆掉,又成了单衣。其实,那时候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夏季一般是不穿衣服的,不上学的到了十几岁还光着屁股,上了学的多少穿点衣服可以遮羞就行了。

我和几位同龄的伙伴上高中是在1970年,已经十七八岁了。的确应该做一身新衣服了。但是,钱不够,布票也不够。就都选择了半票布。

那半票布是原色的,因为不是用好棉花织的,更没有漂白,看上去有点儿黄褐色。染成深毛蓝的颜色,是不会露肉的。我们拿着它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家成衣铺子里,花上九毛钱,做成一套“学生服”。于是,大家第一次穿上了成“套”的衣服,而且是用机器“砸”出来的,都觉得自豪而又有些羞涩。

因为布很薄,所以只要有点风,就会被吹起来,飘飘摇摇的,我们都觉得煞是神气。只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下面勃起时,一点儿也不能遮丑。而在那样的年龄,这又是难免会遇到的尴尬,所以有时不得不把手插在裤兜里去解决问题。

该去上学了。

那天,我穿着新衣服,带着书包,因为还有席片、褥子,骑上我们家族的唯一一辆自行车,欣然前往公社驻地的中学去报到。

那时在农村,自行车可是稀罕物。我们家族共有的这辆自行车,是全村仅有的三五辆自行车之一。自行车是内行人用废旧零件拼凑的,价值三十元,大伯、二伯和我家各出五元,在外当兵的五叔出了十五元,所以它不属于某个小家庭,而是属于整个家族的将近四十口人。买自行车这事儿,还是爷爷他老人家郑重地召开了家族会议决定的。平时大家没有重大而体面的活动,谁也舍不得骑。我去上高中,而且我还是家族里第一个上高中的,可以算重大而体面的活动了,所以被允许骑自行车去报到。

你可以想见,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和激动。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乐极生悲。

在我已经看到学校的后墙、眼看就要到达学校的时候,经过一个胡同口,冷不防从胡同里窜出一头猪来,撞在了自行车上。很自然地,车子倒地,我也被摔在了地上。

爬起来后,我检查了一下车子,除了脚踏板被摔得靠里了之外,别的都没问题——看来这破车子倒是经摔。可是,我的膝盖却被磕破了,渗出了血迹。这并不可怕,因为农村里长大的孩子,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但严重的是,裤子也磕破了:膝盖部分巴掌大的一块布竟被磕没了。

我很心疼,对裤子破损的心疼大大超过了膝盖摔伤的皮肉之痛。

回家去?家里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的。

我当机立断,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裤腿挽起来,既掩藏了裤子的破洞,又包扎了膝盖的伤痕。

就这样,我度过了开学的第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膝盖的伤好了,而那破了的裤子,却永远不会变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