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黄帝陵(经纬小学24班咸阳聚会之六)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
2018年4月17日,6点30,在阳光酒店门外的“老潼关”吃了早点,南瓜粥和肉夹馍,7点准时候车,乘上了绿色大巴去西安。大巴是要沿途接散客的,在咸阳城里兜了一圈。司机是个外地人,偏偏导航仪又发神经,幸好老同学志鑫,自告奋勇做了义务导游。
近8点,大巴才算走上了去西安的正路。出城用了一个半小时,九点半到了去黄陵的包茂高速高速公路口。11点,到了铜川北休息站,离黄陵县还很远。
12点,到黄帝陵了。先吃午饭。自助餐厅像个大会场,人山人海。餐具分配到桌,取材挤得不亦乐乎。抢先吃了两个馒头,一大盘素菜,正好弥补了这两天总吃肉夹馍的蔬菜不足。
饭后步行,拜谒黄帝陵。先是一周五千多块大鹅卵石平铺的广场,说是对应五千年的文明史。走上台阶是轩辕庙的大门。进门第一个大去处,就是黄帝手植柏。大树我只在邮票上见过,眼前的这株还是原来的模样。说来也是,邮票是1983年的,才四十年,对于五千年来说,不算什么。
接着是一座大殿,祭祀“人文初祖”,匾额是民国二十七年程潜立的。里面供奉的原先只是牌位,现在是一块黑晶石的浅浮雕,黄帝像。右手的碑廊,从宋代皇帝圣旨碑开始,直至民国一共有二十通石碑,未及一一看过。
人文始祖殿前,碑亭里四通主要石碑,有毛泽东的祭文(此碑前游人川流不息,实在没法拍到完整的照片),孙中山的祭文,蒋介石的题字,殿外还有江泽民等的题字,也有得一看。
再向上走,是一座更大规模的祭祀大殿,正投影为方形,屋顶有一圆形孔,取“天圆地方”之意。
说是黄帝陵,实际上只是轩辕庙。黄帝只有一个衣冠冢,在轩辕庙的西南方向的桥山上。拜谒需要乘专用景区交通车前往。票价20元,倒还在其次,仅排队上车就是四十分钟。好容易到了桥山脚下,需要再上二百多石阶,石阶古旧宽大,倒也不难登,对体力却是个考验。
石阶尽头,就是轩辕黄帝的衣冠冢了,还需要验票进入。好在是老年身份证,有点通行无阻的味道。
衣冠冢区古柏成林,游人稀少,十分静谧。眼前是一座碑亭,一通黑色石碑,上面镌刻大字,黄帝陵,为郭沫若题。碑亭后面是一土丘,前面一座有玻璃的木框罩中,一通石碑,碑文是“桥山龙驭”,此即黄帝衣冠冢碑,小土丘就是衣冠冢。
黄帝陵左手,还有一小土丘,有砖制台阶可登临,说明碑曰,汉武仙台,传说是汉武当年北巡所筑的祭台。
时间不够,未及细察看。接着原路返回,3点10分找到来时的汽车,晚了预定的时间一点,上车再去壶口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