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2018-08-10 15:57:50)
标签:

历史

旅游

山水

文化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林坑村,位于浙江省永嘉县的北部黄南乡,楠溪江的源头,距永嘉县城上塘75公里,距仙居县城50公里,正好在由永嘉去仙居S223省道的半路上,所以,不必走回永嘉上渚永高速,直接经由省道就可以去仙居了。
    林坑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山地古村,约700余年的历史。全村以毛姓为主,而林姓人却基本没有。据说很久以前是林姓为主的,但是他们将地方交换给了毛姓人,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保留林坑的地名不变。这在浙南的一些山村中也不罕见,比如我们这次在松阳去过的杨家堂村,里面就没有杨姓人家。
    林坑是永嘉楠溪江区域保存得最完整的山地民居,村古、水美、山秀,林茂。被人誉为湮没在深山中的璞玉,当然,比起别处的古村动不动就说到有上千年的历史来还是短了一些。我看,主要的原因还是它地处深山,外界对它的干扰少,发现得也晚。现在交通方便,假如再通上旅游大巴,没几年就会像别的古村落一样了。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林坑村的格局,是从架了一座石拱桥的山沟开始,两侧民居依次搭建,木筑板壁连绵不断,桥下流水淙淙,山石嶙峋,屋舍依山势起伏,向坡上延伸。黛瓦屋脊,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沟壑之上有廊桥,八字形的横梁桥孔,桥廊房檐高挑,与周围的木屋融为一体,风格自然和谐。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村边新辟一条7公里的步道通邻村,可供徒步。脱离同游伙伴,独自一人沿着古旧的石阶,走上小山,享受着竹林深处的静谧。不多时,路分两岔,不知如何向前。又向竹林里劳作的村妇问路,再向上走到一个像是祭拜山神的小庙,转回村里。
    正好是在村尾,又是一顶廊桥,两面照例是民居。不过,比山前的房屋要现代化不少,很多都是客栈,亦有人住宿。走过廊桥,入内打听,原来还是名声在外。上海杭州都有人预约,一下子颠覆了我在村口的判断。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再到一间宅屋,门前的贴着一些宣传文告,原来林坑村成名多亏了这两位姓赵的外乡人。一个是温州籍的广州美院画家,在2000年发现了藏在深山里的林坑,并向政府提出保护的建议。他的画作引来了大批的摄影师青睐,成了创作天堂。一个是香港风凰电视台的副台长赵群力,他在2001年9月2日航空拍摄《寻找远去的家园》素材时,因直升机触及空中的高压电线失事殉职,引起中外媒体关注,使得林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中小村名扬天下。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藏在山里的林坑古村(丽水仙居自驾游之十)


    除了古村,林坑村外还有大肚岩、月光洞、三叠岩、双柱峰、三折瀑等景点,未能到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