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2017-10-12 14:26:38)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纪念馆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一大早,就从陇西的东润酒店出发去宕昌,大巴车一上了国道212就开始爬坡。打开手机上的高度仪软件,最高处是2700米。          
    宕昌属陇南,可是我们的路线却是由天水西出陇西再转国道212向南。路上还是几次遇到建设高速公路被工程车辆碾压破坏的路段,艰难地向前缓行。要是南出天水,走陇南到宕昌,那就更难行车。证明了行前选路的正确。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由陇西南下到宕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要路经当年红军长征的一个方向性转折点,哈达铺。哈达铺位于县城宕昌以北,以前是一个商贾云集,马帮繁忙的经济大镇。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从江西瑞金出发,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不断地突出重围,艰难卓绝地爬雪山,过草地,物资匮乏,严重减员的红军在这里得到了补给,所以这里被誉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更为重要的是,在哈达铺的一个邮政代办所里红军找到了大量的过期报纸,在信息不通的状态中,透过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在陕北还有一支活动着的红军队伍。于是,开会决议,做出了“到陕北去”的决定,至此,走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哈达铺可看的主要是两个点,一个是“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主要是大量的平面资料的图板展示和声光电配合的文字说明,再加上一个偌大的纪念广场。另一个是面目一新却还保留了不少红军长征时的遗存建筑的古镇老街。这里有发现刊载重要信息报纸的邮局,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的关帝庙,红军的主要领导人居住过的商铺后院和其他领导人的驻地等等。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宕昌+哈达铺(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9)

                    
    由于本来要同行的老程对这里的展览有着特殊的情结,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了展板中的相关内容,结果只找到一处与之有关。                 
    前一个点,实际上是一堂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地修正和补充的历史课,后一个点,则是和众多商埠一样各有特色的古旧建筑,只是一些被有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过了哈达铺再向南,就是宕昌县城了。宕昌,在当地读作“tan4”昌,原因是,古时dang4和tang4读音相似,当地人读时,又将后鼻音省去,所以就读作tan4了。宕昌地名的由来,源于古宕昌国(417——564),一个羌族人建立的古国。百度上说,“宕昌羌至梁勒之孙梁弥忽时,通使北魏,正式建立宕昌国政权。其界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辖区大约包括今临潭、岷县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带。宕昌国自弥忽至 定,共9世。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北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率军打败了宕昌国,改其地为宕州,兼置宕昌郡”。     
    赶了一天的路,夜宿宕昌酒店,养精蓄锐,等着明天的官鹅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