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水-伏羲庙(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

(2017-10-09 00:02:43)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总是有人将近来组织的旅行团行程的第一天叫作“看庙”,意思是每次都安排一个人文景观在前面。这个说法有点形象,也概括得有道理。只是这次在天水,作为甘南游的前奏,把历史上承载人文的种种形态都走过了。除了前一天精美绝伦的麦积山石窟,今天又有了庙,观,宅,寺四种不同形态的人文景观。

1,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里,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一年分为春祭,秋祭,再加上五月十三日伏羲诞辰日共三次。传统上,春季为公祭,由官方组织,秋祭为私祀由民间操办。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正值秋祭大典,跟着热闹一番。 

    不过,如今的祭祀活动大多为程式化,重形式而轻内容,眼睛里一片黄色,黑色的对襟短衫,宽松的灯笼裤,一个个项间都挂上一条紫红色的长巾,供案上的三牲等物依旧,加上宣读的祭文冗长而又无新意,未及看完我就走进了庙门。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伏羲作为中国人的人文始祖,名气可大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三皇就是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按照通常的说法,天皇,地皇分别是伏羲和女娲,人皇则各有所指。

    伏羲是天水当地人,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伏羲庙,历史上有过九次修葺,文革中整体格局和建筑构造上也没有遭到过破坏,一进大门,几株巨大的柏树和槐树就把我带进了古老的历史长河之中。 

    大庙一共五进,首先是庙门外面的戏台,然后是一座牌坊。高大的古柏是庙门里最显著的标志物。据说原来是按照先天六十四卦的排列共有64株,现在仅存二十余棵了。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中轴线上最大的宫殿建筑是先天殿,供奉的塑像就是伏羲。而且,这是全国最大的伏羲塑像。大殿的藻井很有特色,中央是河图先天八卦图,周边以伏羲先天六十四卦为图案,均为明代原作,全国独此一份。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再向里一进,是太极殿。是伏羲的寝宫,供奉的也是伏羲。不过,参观的文物重点不在殿内,而是正门两侧圆窗上的“云纹团龙,团凤木雕”十分精美,左手团龙,独显动势雄姿,右手团凤,兼有华贵妩媚。从明代初建时始,保存至今,极其珍贵。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4,天水-伏羲庙)



 
 大殿内绕壁两厢,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伏羲的丰功伟绩,

  
1,始画八卦,肇启文明。

 
 2,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3,结网罟,以教佃渔。

 
 4,豢养牺牲,以充庖厨。

 
 5,造屋庐,改善居室。

 
 6,制嫁娶,以儷皮为礼。

 
 7,养蚕化布,改善衣著。

 
 8,疏水造田,繁滋草木。

 
 9,钻木取火,冶金成器。

 
 10,制琴瑟,作乐曲。

 
 11,尝百草,制九针。

 
 12,以龙纪官,分部治理。

 
 13,创立占筮之法。

 
 14,做历度,定节气。

     
        站在并不宽广的大殿里,缅怀着墙壁上并不华丽的画面,心里感慨万分。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祖国”二字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撰写此篇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举国欢庆。不过那些把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九年十月一日当作“祖国诞辰”的人,是不是有点片面了?

    除了中轴线的大殿外,后院还有东西朝房,前院的东西是钟鼓楼。西边还辟有天水市博物馆,特别陈列了可上溯到八千年前的大地湾古人类文明,彰显天水的历史悠久。也是浏览参观的好去处。可惜时间太紧,匆匆看过即退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