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嵩阳书院,宋朝称为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就算都到过了。岳麓书院去得最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干长沙,去了湖南大学,看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次庐山旅游,住在山上,游玩山下。应天书院是2012年前出差商丘,与友人同游归德府旧城,顺路去了应天(睢阳)书院。相比之下,嵩阳书院显得古老而有气势,岳麓书院有它的典雅和威严,白鹿洞书院幽深还静谧,唯有同样位于河南的应天书院,由于是复建,有点像是个地方上的大庙宇。
当然,嵩阳书院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究竟哪一个是四大书院之一,还有争议。
不过,依据1998年4月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的“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的建筑布局大体和其它书院相仿,或者说,其它书院是以它为蓝本的:
1,高山仰止坊
2,魏碑亭,在高山仰止坊的侧面,被认真地保护着。但是,碑文已经模糊而不可辨认了。
3,大门外的右手有一通巨大的石碑,说明是《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即唐碑。系嵩山地区碑制之冠。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练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字迹依稀可辩。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
5,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两株古柏据说有三千多年的树龄了,有些古怪。
6,先圣殿,供奉孔子,楹联为: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
7,讲堂,据介绍,“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楹联为“满院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
8,泮池,书院必有泮池,此处似乎小了一点。
9,道统祠,供奉尧帝大禹和周公塑像,楹联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崇儒祠,藏书楼,观善堂
匆匆看完,为赶火车返,急急退出回家去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