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驰”还是“明驼”?(读《木兰辞》引出的考据)

(2017-08-20 15:15:15)
标签:

木兰辞

文化

教育

历史

分类: 咬文嚼字
 
  何谓“明驼”?出自何处?有一点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木兰辞》中有一句,“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现在的课本中写成“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以前也推敲,何为“明驰”?是天亮的时候骑马疾驰?

 
  既然后面跟的是一个“千里足”,那就是形容那马日行千里?

 
  后来找到了米芾的行书帖,读成“愿借明驰千里足”,还是不够通。

 
  而民国时就背诵《木兰辞》的母亲说,不是“明驰”,是“明驼”。这下有点对了,不是马,是骆驼。所以要向天子借,不然木兰自己有马,如何要借?

 
  反过来再看字帖,原来人家写的是“驼”,由于有读过课文的惯性思维,上面的那个宝盖头被搞错了?

 
  那么,“明驼”又是什么骆驼呢?再继续学习,原来,明驼是指一种卧倒后,肚子下面有一条空隙,能够看到对面的光亮的骆驼。所以称作“明驼”。

 
  窃以为,此种骆驼的四肢肌肉很发达,腿弯下来以后,骨骼被肌肉垫住了,就像我们人,腿上肌肉练得很发达以后,下蹲就蹲不到原有的位置一样。

 
  由此,我们在钦定课本上读了好多年的《木兰辞》原来是个改写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