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2017-06-20 08:34:54)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游记(晋冀鲁豫鄂篇)
  武陟县的嘉應觀实际上是清政府的皇家龙王庙,带点道观格局的建筑布局。除了观的建筑以外,还有清政府的河道衙门。就相当于今天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吧。
  下车一看,嘉应观真的是一副皇家气派,山门一字排开,一共三个门洞。不过两个小门洞被改造成窗,可能是现在平民百姓都可以走大门了。两边还各有一个小一点的门。门前文保碑分几通排开。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走进山门可见,宫、庙、衙三位一体的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除了山门外,还有御碑亭,严殿,治河功臣殿即中大殿,禹王阁。
  据称,嘉应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好一派规模宏大的清代建制的标准建筑群,没有汉族风格的兼容,全国仅此一份。
  进门一通大碑,解说员说是铁胎铜质的,乌青发亮,很有表面光泽。有点石碑的味道。碑的底座,不是赑屃,倒是一条独角青龙,铸得活灵活现。恐怕以龙来驮碑,只有皇帝才行。
  御碑的文字,由雍正皇帝亲自撰文,亲笔书丹,碑亭顶与皇冠相似,又是黄色琉璃瓦结顶,绝非民间建筑可比,且为雍正年间始建的实物,全国独此一碑。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还有钟楼,鼓楼,铜钟造型优美,登着古老木梯上楼,为亲友击钟祈福也不失为一项体验。钟声洪亮,亲身站在声音的共鸣区内,真的有震耳发馈的感觉。鼓楼未及细看。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过了钟楼鼓楼,中间一座大殿称作“严殿”,是皇上,高官们祭拜河神,龙王爷的地方。严殿的里面是一个大型的沙盘,黄河长江水系的示意图,与地图不同的是,它是立体的,有了直观的水平高度。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与道观不同,嘉应观的大殿上并不供奉神明,而是历代治河的功臣。中大殿又名四大王殿,匾额“嘉应观”为雍正皇帝御笔。 殿内正立“钦赐润毓”金牌,“润毓”是雍正皇帝御赐在武陟治理黄河的都御史他他拉·牛钮的封号,是雍正的一位皇叔。两旁分立的是历史上历代的的治水功臣,治河功臣们,除了中大殿外还有东西两大殿。虽然塑像都是后补的,也总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末了,还在西偏殿里看到了林则徐。这个因为虎门销烟被我们奉为民族英雄的大官居然也有着对封堵黄河决口的功劳。尽管他在被贬官发配到伊犁的半道上又领了上命去治河,在取得了成功后又被皇帝继续发配伊犁。
  在这里背诵他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再向后就是中国古代治水的伟人大禹的禹王阁了。禹王阁的后面,还有一座藏书楼,这个和佛寺有些相似。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嘉应观主体建筑两边还有东西两个院子,都是清朝政府有关的。东面是河道衙门,全是官方的管理机构。西边是河防机构,解放后还在当作黄河水利的办事机构用。时间不够,匆匆看过就离开了。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河南武陟嘉應觀(豫北晋东南游记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