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洛斯故城遗址上的三座神庙-再进吴哥系列游记之十

(2017-03-15 22:54:05)
标签:

旅游

文化

吴哥古迹

巴孔寺

分类: 游记(港澳台和亚洲篇)
  
 
 罗洛斯故城遗迹是吴哥王朝之前的高棉王朝,公元900年时,它的国都在暹粒城东南方13公里处。虽然国都不位于现在被称作吴哥的地方,但是,仍然被归到吴哥古迹之内。实际上,故都罗洛斯已经是一片废墟的遗址,现在保存在那里的三座神庙,巴孔寺,普利科寺和洛雷寺,则是公元9世纪前遗留下来的遗迹。这三座神庙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当时的石头雕刻技艺尚未成熟,所有的神庙建筑都是砖石结构,而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红褐色的砖,只有台阶,门楣和一些神像的雕刻,使用了石材。

 
   
午饭后,稍事休息,乘车向着罗洛斯遗址,2点钟才到达普利科寺。普利科(Preah
Ko)寺因为有三头神牛的雕塑,被形象地称为神牛寺。也是东向的寺门,似乎更加古老一些。三座高塔也是供奉着印度教的三个主神。建筑的特点很明显,它是采用砖构。只用在门楣和壁上的神祇采用石雕,大量的雕刻是雕在涂抹在砖壁上的坚硬的粉层上的。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粉层已经剥落。同时,这里的粉层特点是直接涂抹到砖墙上,而只是对砖墙的面上做了打毛处理。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REIVDBjiuOyXdN7Xfufk4hHzzG33Lpq7p8nDgQRLcIs!/o/dGgBAAAAAAAA&bo=VQOAAkAGsAQ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1s26h*HHbd9kukbXLl*0.STfAqhmQwkEhYcKNakSt4I!/o/dGgBAAAAAAAA&bo=VQOAAkAGsAQFEB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MvGpBI.j*GtqIw.j6GCrCiLQGeWrp*1A0*ebmojjqGs!/o/dGcBAAAAAAAA&bo=VQOAAkAGsAQ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SQRCKU0Ml37yLRD3TyaOcCMV98b4r9FS6kyTsY1j49Q!/o/dGgBAAAAAAAA&bo=VQOAAkAGsAQFEB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cKOXnv43D6.LNlwLMbertfY4oY8HfNNbwFWDvcUsgrg!/o/dGgBAAAAAAAA&bo=gAJVA7AEQAY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obRXC8IhaAnA48zPpjGaamCUKPvTeAGQ.LNMsop0EfA!/o/dGgBAAAAAAAA&bo=gAJVA7AEQAYFEB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NB.VJhuHsoTIeI*KZT0QrAPL7Vh6WKNp2mmDGsA*w1U!/o/dFUBAAAAAAAA&bo=gAJVA7AEQAYFEB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AMmMOir5pu*JONC5Dv2sW8M29v0O8aqhm2Wl3N3b2SU!/o/dGcBAAAAAAAA&bo=gAJVA7AEQAY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DBijrgO.kW5H2pSF9QnYpnbcVumjbcVcRHdOmYjAPqQ!/o/dGgBAAAAAAAA&bo=gAJVA7AEQAY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lipq6up4F.ZQQ9g4F3XHEzZk0ZeVjXc3hyfZG5g*y2c!/o/dGgBAAAAAAAA&bo=gAJVA7AEQAYFIC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4IRRoIUbSMmQDKB01pg6liprRyPcn96ZgTBVkAQLajo!/o/dFUBAAAAAAAA&bo=gAJVA7AEQAYFEBU!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Sq07JcHh1qEZegxRv4d*5a.qgqNJ*bvHiSsum3ZvMd8!/o/dFUBAAAAAAAA&bo=VQOAAkAGsAQFEBU!

 

 

 
 走到巴孔寺已经是午后很晚了,阳光的斜射下古老的建筑显得格外饱经沧桑。它是印度教神庙建筑的一种代表性建筑,五层巨大的石块堆砌的须弥山把高高在上的神庙衬托得神圣无比。从东门进入,须走过一条长长的引道,两边是两座辅房。四方形须弥台比较大且高,台阶上没了后人制作的可以减少坡度的木扶梯,攀登全靠游人自己的双腿拾级而上。几层须弥台的四个角上是头向着外面低头伏耳装饰着人工绳索,看上去比较温顺的大象,每条向上的阶梯两边则是昂首半蹲形态威严
的石狮。

   
站在须弥山下仰视,并看不到山上的神庙建筑,视线被高高的须弥山台遮挡,只能看到上面一层须弥山的台基。一方面对登高的游人赋予了一种神权高高在上的暗示,另一方面又使得游人奋力向上,努力攀登去一看台上神庙的真容。

   
小心翼翼地登上五级须弥山,站到了最高层神庙的前面,才发现为神仙进出的庙门是关着的。里面究竟是何神圣,还是看不明白。反过身来
居高临下地向下环视一周,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油然而生。四周形制相同而规模小一点的庙塔在每一个方位上拱卫着主塔上的神祇。

   
巴孔寺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在砖墙上涂抹灰浆,并在干了的坚实灰浆上再做雕刻。有的地方雕刻至深,嵌到了雕像身后的砖墙,有的地方灰浆全部脱落,只留下有固定灰浆用途的小孔。这些小孔又比仅仅在砖墙上打毛进了一步。回想起我看过的云冈石窟,大佛身上的一个个小孔,它们也是同样的作用吧。

   
巴孔寺的这种形制,被定义为一种叫作巴孔的风格,它影响了 以后的神庙建筑很多时代。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MNOkBtfz4h*7Mkrb7163x4utA4UqmhaUEhVDlrO4saE!/o/dFUBAAAAAAAA&bo=gAJVA7AEQAYFEBU!



 

 

 

 

 

 

 

 

 

 

 

 

 

 

 

 

 

 
 
走过巴孔寺,还有个规模较小的寺院,叫作罗蕾寺,风格相同,规模小了很多。不过围墙比较完整。

   
三所寺庙全部走过,今天的古迹部分就算功德圆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