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巴肯山远眺-再进吴哥系列游记之二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吴哥古迹教育 |
分类: 游记(港澳台和亚洲篇) |
买了吴哥十日内进三次的门票,急忙乘车去巴肯山。朋友们还有些不解,等上到山前,他们就明白了。
名义上的三次票实际可以进园四次,当天下午买的票可以在五点半以前免票进入一次,而由于进入时就是临近傍晚了,能够观赏美景的只有巴肯山和小吴哥两个地方的日落了。
虽然只有七八十米的海拔高度,巴肯山是吴哥这块地方唯一的制高点。所以,在这里欣赏日落,就几乎是所有游客们的首选。
到了山下,大家都急急忙忙地向上跑,沿途的景象也都忽略不计。小山并不高,山路是沿着山体盘旋而上,并不像国内的小山都有石头阶梯可以拾级而上。绕了两圈,才看到管理当局设置的排队绳索护栏。陡峭的登顶木梯前等候上山的游人排到了护栏以后。木梯上下山的人稀稀拉拉不紧不慢地往下走,交回上山通行牌。而另一边好容易才等到了上山通行吊牌的人却是个个手脚并用,恨不得一步登上山顶,一睹著名的巴肯山落日美景。。赶紧招呼伙伴们站进护栏排队,不要辜负了这一路的辛苦。因为山顶上的团队游客是没有时间悠闲地坐在那里享受日落美景的。他们的领队会在日落之前的时段催促他们离去。
果然,山上的游人出现了一个沿着木梯蜂拥而下的高潮,很快就轮到我们上山了。哎呀,可惜了同行的摄影师,几分钟前因耐不住排队等候,离开队伍到山坡上寻找她的美景去也。
拉着木梯的扶手,奋力攀缘上得山顶,疾步转到北方,虽然时间尚早,可惜日头却已经藏到了天边的云雾里。大吴哥城被余晖映照的金顶美景没有出现。
同伴们享受了一番以巴肯寺为背景的山顶风光,向西张望着落日和小山四周的层层须弥山坡。他们都是第一次登顶巴肯山,在长长的等候队伍里积蓄的能量有了热烈的激发。或拍照,或瞭望,显得活力无限。不断地寻找着各自认为合适的景色。残留的寺庙建筑还是一年前的模样,不一样的地方是多了一些限制游人进入的栏杆。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也是防止对古迹产生更多的人为的损害。
忽然,发现东南面的小吴哥最高的尖塔在一片雾气中隐约显现,虽然只是一个不大清晰的影子,已经有足够的方位指示使我有机会将专门带来的长焦距镜头聚焦过去。眼睛里看到了小吴哥的高塔和那四座围在它的四周的小塔,照片上却只有一座。旅游就是这样,自己的视觉享受总是比照相机里看到的要精彩许多。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了下午六点,山上开始清场了。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将游人指引到下山的木梯方向,游人们则纷纷恋恋不舍地一次又一次返回山顶的空旷处相互拍照留念。
山上没有照明,日落以后天色转暗又特别地快。刚走到木梯的尽头,山上的小路就有些看不清了。幸好早做了准备,大家掏出了包里的手电筒,打开了手机上的照明装置,跟着队伍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山下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