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鄂渝黔三地游之濯水古镇(day2,1)

(2016-12-12 20:47:16)
标签:

风光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游记(湘川云贵渝篇)
   清晨,上车前往濯水古镇,路上多出有雾气,虽然是高速公路,行车很慢。
    到了濯水古镇,路中一个五楹并列的牌坊点出镇名,后有一座白虎塑像是土家族世代崇拜的图腾。只
天已将午,好先午餐,再游览了。
           

    午饭就在古镇,饭馆的招牌菜是鸡杂火锅。饥肠辘辘,坐下便吃。今天的口味就是重庆味道,有辣有麻,与昨晚大不同。入乡随俗,深入体会一番。
    午饭后,抓紧时间游览古镇。濯水何意?联想起《楚辞》中渔夫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实际上,古镇的历史早已无法寻觅,留下的只有水陆转运码头和为它服务的各色商业形态。有票号,有货栈,有戏台,有作坊,有会馆,有住宅。虽然年代不够久远,倒也颇具土家吊脚楼和徽州大宅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看来这里的商业多由来自千里之外的徽州及江浙客商开发,不禁感叹一声。
 
                       

           

   看过古镇,转到江边,去看著名的风雨廊桥。也许真的和屈原的《楚辞》有关,桥名叫作“沧浪桥”。号称是第几大风雨廊桥,其实是徒有虚名。也许是为了细看廊桥的桥拱,找了一个远远的可以一览全桥的位置。大失所望地看到了高耸的石构桥墩和悬臂横梁,侗族风雨桥所特有的木构伸臂粱大拱,连影子也没有看到,只有一组孤立横架的象征性的木板,显示着曾经有过的木建筑。
 
     
           

    当然,濯水人也把新建大桥的重点放到了桥面上建筑的“廊”,虽然没了明窗隔板,没了雕梁画栋,单就桥面以上全部榫卯结构,不用一寸铁钉,还是值得称道的。
 
           

    看罢古镇新桥,一点半抓紧时间转向龚滩古镇,由于主路修路,需要绕行,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变成了三个小时。大好的游览黄金时间,丢在了路上,直到近5点才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