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2016-09-13 23:40:13)
标签:

文化

习俗

风光

旅游

分类: 游记(欧洲北美篇)
   就加拿大的地形来说,中西部的三个省,曼尼托巴(Manitoba),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和阿尔伯塔(Alberta)除了阿尔伯塔省的西南面的落基山脉外,大部分地势平坦,被称为平原三省。而东部的三个省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新斯科舍(Nova Scotia )和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因为都和大西洋邻近而称为海洋三省。
    从大城市多伦多(Toronto)所在的安大略省(Ontario)经陆路到海洋三省,中间需要经过魁北克省(Québec),天宝旅行社的“海洋三省七日深度游”实际上还包括了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Montreal),魁北克省会城市魁北克(Québec)和加拿大首都渥太华(Ottawa)。
    由于我的暂住地在曼尼托巴省的温尼伯(winnipeg),还要飞机到多伦多去参团。所以,此次的海洋三省还包括了温尼伯到多伦多的路途。

Day 1,(2016-08-16)温尼伯到多伦多。
    温尼伯到多伦多的航班一天好几班,为着到了多伦多还有时间顺路观光一下,也为着抵消两地之间一小时时差的影响,搭乘了6点半的早班飞机。早晨4点钟就出发去机场。
    到达多伦多,对该市的公共交通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飞机场出来后,稀里糊涂地上了一辆开往地铁站的大巴,没想到同样是到地铁站,却有着一号线和二号线的区别。虽然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却还有些远近的不同。幸好
沿途得到了当地人的帮助,尤其是一个白人老太太,她到地铁二号线正好与我们同路,顺利地到了二号线始发站。再到思班达爱娜(Spendina)站转到市中心的中国城。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临时的住处就在中国城的一间民宿,离第二天的上车地点只有两分钟的步行路程。
    安顿好了行李,吃过午饭,就在多伦多逛逛。看了著名的电视塔,走了安大略湖的湖岸,又到多伦多大学的校园里看了那些有些年头的古老建筑。在中国城的饭店吃好晚饭,休息。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2,(2016-08-17)多伦多到魁北克城。
    一早5点半钟就起床打点行装,6点半钟出门。按照前一天打探好的路线,熟门熟路地到了旅行团的集合地点。
    一路行车,中午吃了一次日式自助餐,下午5点钟赶到魁北克。
    魁北克先前是法国人占的殖民地,被称作“新法兰西”。连他们的省旗都是法国的三色旗再加上一颗星,所有的道路标牌全部用法文,语言也全部是法文。还有不少魁北克独有的现象,比如汽车的车牌只在后面有,前面则是空的,所以,迎面驶来的汽车你是无法看到它的车牌号的。
    魁北克当初是法国人扼守圣劳伦斯河口最窄处的要塞,古城沿河建造,现在还留有完整的城墙。
    晚餐在1640年代开业的法式餐馆,法式正餐,风味独特。餐馆的伺应生不论男女,都身着法式服饰,点餐的菜单也用法文写就。不过,说英语还是可以的,人家毕竟是旅游胜地。
    吃了一个以红酒闷牛肉为主菜的法式西餐。餐后有时间在古城附近游览,领略了街道和商店的法式风情。
    住宿是魁北克市东南郊区的Quality酒店。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3, (2016-08-18)魁北克城,观鲸鱼,薯片厂,有盖桥,费特烈顿市。

    魁北克的东南,圣劳伦斯河渐渐转宽,方向也转向东北。河水流向大西洋,在河海渐变的地方形成了淡水和海水的交汇。河口以外的水域就称作圣劳伦斯湾。
    由于河水与海水结合部的海底有一个水中的悬崖,每当海水涨落潮时,会形成涡旋,大量的浮游生物,鳞蝦等就会在这里聚集。它们的聚集恰好成了海洋中的最大哺乳动物的美食。所以,劳伦斯湾的这一特定区域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就成了观鲸鱼的最佳地点之一。
    港口叫作瑞福德鲁,瑞福是法文河的意思,德鲁是法文狼的意思。乘坐游船历时一个多小时,渐渐地靠近了观鲸带,在船上导游大声的引导下,一大伙游客向着了魔似的从左舷到右舷地不断地转移着视线。许多国内有备而来的摄影发烧友则是端着各种镜头的相机,极力捕捉鲸鱼的动向。
    可惜,鲸鱼是非常灵巧的动物,从有喷水到能够在水面上露出身躯总是稍纵即逝的短暂一刻。能够让发烧友们从容操作的机会几乎没有。
    倒是不少游客手中的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偶尔能在不断放大时,找到一点模糊的鲸鱼踪影。
    其实,似乎只有中国和一些东南亚游客是热衷于拍照的,北美和欧洲游客基本上都是满足于大饱眼福。
    三个小时后,船回到码头,游客的激动心情早已回归平复,也许,只有在整理照片时才会发现究竟有些什么收获。
    从观鲸的角度上看,大家都十分满足了,因为原本的项目就是“看”。
    从西北角几乎和加美边界平行的公路上进入海洋三省的第一个,新不伦瑞克省,英文简称(NB)。它是海洋三省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又是海岸线环绕比例最小的一个。
    这里使用的时区比西面的魁北克早一个小时。
    于是,导游不厌其烦地给游客们解释加拿大的相差5个半小时的时区概念,颠来倒去,她自己也有点糊涂了。对于有幸在一个月内横跨了加国五个半时区系统中的五个的我,这是最东面的时区了。那半个就不会去了吧。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薯片工厂,对游客可能比较新鲜,严格地讲,是属于表演展览性质的地方。工艺展示一下,流水线转一转。也许我们来得太晚了,人家是加班给你看看的。马铃薯进来后,从清洗,切片,油炸到包装就是这一段投料。前面做,后面就收摊。
    要说工艺设备,有点年头,但也不久远。卫生条件比较差,以我的判断,连HACCP都通不过。环保更是问题,燃油系统,油炸废气直接排放,屋顶上向下流油,屋檐下滴了一圈黑色。据说产量不小,销路巨大,以眼跟前这个厂的生产能力不会与此匹配,附近应该还有一个先进得多的工厂才对。
    有盖桥,就是中国被称作廊桥的建筑。不过,这桥是先有桥,然后再加了上面的盖。 有盖桥,英文叫作Covered bridge。长395.75米,上面有一个木质的长长的房子,叫作“盖”。桥是箱式梁结构,除了长没啥特别的。
    老实讲,比我在中国看到的廊桥差远了。只是中国的廊桥大部分都在交通不便处,深藏不露,且都是文物。而这里的有盖桥则还在通行汽车,毕竟年轻了许多。
    傍晚,到达新不伦瑞克省的省会城市费特烈顿。天色已晚,不及多看。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4,(2016-08-19)费特烈顿市,佩奇湾,哈利法克斯市
    一早起来就是赶路,进入新斯科舍省,直奔哈里法克斯(Halifax)。主题有三个,一是吃龙虾,好大个儿的龙虾,一人一只。又是在港口的年代久远的专门餐馆里,印象颇深。二是城市游览车船,这船是山地,低洼地和水面三栖的,据说是专门为当年在越南战场上的美军开发的。有着巨大的车轮和强劲的动力。到了水里,又像是一艘大轮船,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破浪前行。现在用来做旅游专车。山上,路上和水上兼程,一次乘车船,可以看尽古城堡,旧街道和船码头。三是参观航海博物馆,兼有历代的技术和军事航海技术的展览,加上当年作为离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最近的海港,极力救援打捞出水的遗存物展出。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佩琪湾(Peggy'sCove)据说是哈里福克斯最美丽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灯塔,最早的功能是导航,后来又兼无线电信号发射。现在则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制造美丽的风景。
    佩琪湾离城市不远,湾不大,海水也不深,灯塔耸立在光秃秃的黄色岩石上。灯塔身下的岩石平缓地由西向东伸到清澈的海水里,在海湾里又形成了一个更小的湾,灯塔的东面,则是一片怪异嶙峋的山石,显得格外神秘。午后的温柔阳光由西南面斜射而来,在海面上形成闪烁不定的反光,不远处的塔楼立面明暗相间,顶上的玻璃窗一片白色。坐在山坡上的木椅里静静地享受晚秋的温暖,喝上一杯浓郁的咖啡,品一次英式下午茶,真是美妙的享受。
    对于热衷于拍照的中国游客,太阳显得有些逆光太甚,灯塔的西面又没有伸到海里太远的陆地,可以利用的时间又不多,大部分人只好拍拍示意图了事。到此一游的图画,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小时后,带着不少遗憾离开了这个只有32个常住居民的小村落。回到哈里福克斯附近用晚餐,进酒店休息。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5,(2016-08-20)哈利法克斯市,爱德华王子岛,查洛特城

    早晨,醒得很早。东方没见到日出,今天的爱德华王子岛之行恐怕要在阴雨中行进了。几天来,一直受到老天的眷顾,只是要去海洋三省里面最东面的一个小省时,天气转阴,有些遗憾。
    汽车开到当地时间九点,云开日出,虽然头顶上的云层还很厚,总还是个好兆头。
    爱德华王子岛四面环海,以前只有舟船摆渡,现在由联邦出资,修了跨海大桥。据说大桥是北美最长的跨海大桥,有六十几个连续拱,时而爬坡向上,时而由高走低,还在跨海部分的平面上走了个S弯,结构力学和水域通航使然。
    过桥单向收费,进入岛时,无购票,出岛时一次性收费。盖因不是过桥,就是摆渡,岛上别无其它陆路出入。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小面积的省,历史上建国的讨论会就是在这里开的。虽然由于岛上与会代表的意见分歧,它并没有成为加拿大立国的参加省份。
    爱德华王子岛(PEI)的游览,始终贯穿着一个副标题,就是以当地著名女作家写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以及由小说延伸出来的戏剧,《清秀佳人》。
    旅行社也像有约定的一样,两天前就在车载的电视中播放着《清秀佳人》的录像。片子是英文对白,中文字幕,游客们渐渐地熟悉了这个旧时装扮的美丽女子,安妮。
    大巴车过了跨海大桥,开进爱德华王子岛省的游客接待中心,小导游一下子变成了小导演,热情地招呼着游客们在当地工作人员的辅助下,不分男女,每人换上一袭旧时安妮的时装,带上梳着两条长长的粗辫子棕色头套,再加上一顶宽边草帽和一只老式的拎包,俨然一副上世纪风情万种的美人像。接着就是以室内的绿山墙布景摄影留念。一时间大家都嘻嘻哈哈地进入了角色,无意中对PEI(爱德华王子岛)的游览投入了更高的热情。
    于是,在游览古老的旧城区结束的午后,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写成小说的蓝本,绿山墙小屋,和小屋周边的游览区。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不远处的海滩叫Cavendish,和绿山墙所在地是一个区划。那些特有的因为富含铁质而显得微微发红的海岸岩石,也被说成是与安妮有关的风景。被大西洋上微风吹起的浪头在渐渐西下的阳光映射下泛起白色散光,显得更加富有世外桃园的情调。
    以小说和戏剧作为推广风景的助力,到处可见,做到如此认真倒还是第一次领教。
    省城查洛特市,坐落在弯月形小岛的中央,以王后的名字命名。人口不多,建筑古朴典雅。最引人瞩目的是筹备加拿大联邦的会议厅。当年虽然会议是在查洛特召开的,但是偏偏爱德华王子岛却没有成为联邦的首批成员。向南临海,是一个港湾,根据导游介绍,岛上的奶牛可与荷兰等地的相比,所以他们制得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慕名而去,买了一个双球,品尝了一下,加上小点心,充作午餐。可惜时间不早,只能泛泛领略一番。
    夜宿在一个由北京去的新移民一家人经营的酒店里,又是一餐大龙虾。这一次是待大家都就座以后,先将龙虾堆放在小推车里推出来展示一次,再送去厨房烹调。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6,(2016-08-21) 查洛特市,爱德华王子岛,大龙虾塑像,好望角石林,圣约翰市,费特烈顿市
    6点起床,6点半早餐,7点半出发,驶离海岛,回到大陆。今天的目的地是海港城市圣约翰(City of Saint John) 。
    先路过的是“龙虾的故乡”,阿卡迪亚 (英语:Acadia;法语:Acadie),原来的面积很大,现在只是 它坐落在NB省的一个行政区划,是法国人最先发现并落脚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法国文化的遗存了,除了当地的旗帜,法国三色旗加上一颗代表当初发现时指示前进方向的北极星。
    因为几十年前此地发现了一只60岁的大龙虾,人们做了一个自重50吨的青铜龙虾塑像,放在那里招揽游客。据说我们这两天吃到的大龙虾都只有三两岁。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磁力山,可以克服地心引力,从低处自行向上。当然,摆噱头的事也要做做。当我们的大巴从起点经过近300米的距离,驶到所谓的谷底时,实际上是到了坡顶。所有的路边电线杆和树木都是精心布置的,给人以假象。自由活动时,我用手中的高度仪测了一次,出发点和所谓的谷底高程相对误差是三米,“谷底”最高。
    午饭在小城蒙克顿(Moncton),边上有个景点叫Riverview,河水颜色灰黄,称作巧克力河。河口就在芬迪湾,有一个景点叫作“好望角”石林,几块巨石,各有所像,任由游客想象欣赏。13点,正是开始涨潮的时间。赤脚走在海滩上,等着海水渐渐地渐渐地淹没了脚面,脚踝,至膝弯。海沙很粗,如果不是事先带好的拖鞋,无法忍受。
    秋天的海水有点凉,不过,感觉不到冰冷。几块大石头的底座也不断地变换着视觉位置,从相互有陆地连接,直到各自独立,成了几块形状各异的大礁石。面对着蓝天,黄水,怪石,急忙举起照相机胡乱拍照,为着回家和朋友分享。不过,最令人神往的,还是享受涨潮的过程。
    忽然,耳边听到管理人员的大声呼喊,所有的游客请在三分钟内走到有下海扶梯的一边,赶紧撤退。原来,海水涨潮已经到了要淹没一段进入海滩道路的位置,再不赶紧走回就会失去退路。
    走回进来时的道路,导游又在介绍等会儿有独木舟过来,又多等了几分钟。
    原来,涨潮后,几块岩石之间形成的山洞由于水面的高涨就会变得越来越低矮,而独木舟的划手们就以能够顺利地通过这个低矮的间隙为乐趣,或者是训练的科目。水湾里一下子聚集了近二十条橙色小船,有单人的,有双人的。一个人小声指挥着,小舟一条条次第在越来越低矮的空隙中穿梭通过。当然,最后通过的就是那艘领头的小舟,因为时间拖得越久,洞顶就越低。
    最后的小舟穿过山洞时,海水几乎继续上涨到淹没了洞顶的位置。
    游览的时间又到了走回大巴的时刻,只好恋恋不舍地接着赶路去了。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圣约翰城在圣约翰河的入海口,面对着广阔的芬迪湾。芬迪湾的海潮水量之大是世界闻名的,据说可以和全世界江河入海的水量相比拟。所以,在圣约翰河的入海口,可以看到河水倒流的景象。涨潮引起的海水,滚滚而来,将河水推向上游。实际上,这和中国的钱塘江在杭州湾的表象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杭州湾是一个喇叭口,涨潮时的海水被两岸的堤坝阻拦,形成了巨大的波浪汹涌,而圣约翰河口,海水不断地推着河水倒流,就好像换了一个流向。
    看罢河口,到了圣约翰市区,观光的市容只是市政大厦附近。由于大厦内部不开放,我们脱离大队,另外去看了刚才就注意到的钢梁大桥。走在河边的草坪上,和坐在那里野餐休闲的普通市民一家交流。倒也不失为旅游中的乐趣。
    夜宿费特烈顿( 弗雷德里克顿 )市,酒店很好。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7,(2016-08-22) 费特烈顿市,蒙特利尔
    昨晚住的holiday inn express是此次出游住得最舒适的酒店了,安静,窗前有片大绿地。一早起床,发现窗外有雾。此为七日游的第一个雾天。
    6点45分就出发了,大巴离开弗雷德里克顿市,进入美加边境加拿大侧的高速公路一直向北。路在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省,隔壁就是美国的缅因州。
    9点20分,进入魁北克省,又要换时间了。当地是8点20分。
    到了魁北克省境内,想在游客信息中心休息。可是人家要九点才开始工作,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好在隔壁的him horten店里坐了一下。相比魁北克的人来说,我们是用大西洋标准时间,起了个大早,人家则是停留在北美东部夏令时,还没上班。
    一路都在向西北,好像赶路一般。
    路况开始变得差了起来,导游也开始讲起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故事。当年会开得跟风光,可是钱也花了个精光。20个亿的欠债直到2009年才还清。整个城市的基本建设停滞了30年,现在又在搞全城的补建。搞得到处都是大工地。所以,现在开的公路是全加拿大最差的路。
    中饭是在路边的麦当劳快餐店自行解决的,由于魁北克省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下车时,导游格外关照,需要语言帮助时可以找她,不会法语好像有点难。其实,在这里,用英语订个汉堡还是没问题的。顾客太多,取餐是要按照小票上的号码排队的,不过很快。
    取了食品,找到一个空位,就想坐下。不想耳边响起了广东话,大概的意思我懂,这个位子是她占的。于是端起食物再找。不想边上一个白发老头,招呼我俩就在他边上就座。好热情,胜过讲粤语的团友多多。实际上那位团友的伙伴并没有坐在她占的位子上,而是坐在她的旁边。
    热情的老头会讲英语,跟我聊起了上海,物流,集装箱,这个我是知道的。不过,有点奇怪,他不从天气聊起。原来,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中国人模样的人很多,但是能和他聊物流集装箱的倒真的没有几个。我正好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曾经管过公司的出口物流,还能聊上几句。
    话题又从物流转到了天气,因为从出发时我就担心蒙特利尔的天气不好,影响了我们登奥运会高塔观景。他说,今天是好天,早上他还去圣劳伦斯河里游泳。一问年纪,他62,我64。他真是健康体魄。
    接着又讲起了魁北克古城,好多可看的地方。看来匆匆路过式的游览,真的不行。
言来语去,中饭用完,老人先起身,临走时还打招呼,说是因为聊天使我怠慢了我太太。
    总是说魁北克的白人只说法语,为人傲慢,我看也不见得。
    蒙特利尔的观光重点,是1976年的奥运会场馆。 参观蒙特利尔的奥运会场馆,地方显得有点破旧。这是1976年的建筑,但是体现了很先进的设计理念。最吸引人的是那座以45度倾角斜立,高度195米的“蒙特利尔塔”。没有人叫它奥运塔的原因是开奥运会时它还没有完工。而今天到这里的游客几乎为了它去的。有的乘着缆车到顶上去城市观光,有的走在下面的空旷处看看它的独特雄姿。
    高塔的原来设计作用,是用缆绳吊起下面圆形场馆的顶棚,可是从来没有实现过。事实上,1976年奥运会时,高塔还没有建好,还只是个半成品。
    蒙特利尔举行过两次世界性大会,一次是1967年的世博会,一次就是1976年的奥运会。世博会出乎主办方的意料之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来测算可以达到500万观众,闭幕时统计,来了5000万人次,一核算,发了发财。
    奥运会则是蒙特利尔人永远的痛,他们发誓,再也不搞什么“奥运会”。因为,有了前次搞世博会的经验,1976年的奥运会搞得很热闹。最令人不解的是所有与会代表团成员食宿全免,所有大会费用全部由蒙特利尔市自筹。结果,大会的费用远远超出预算,多出了20亿加元。沉重的负债直到2008年才还清。这使得整个城市的基本建设停滞了30年,好多地方,现在才在大兴土木,重新完善历史遗留的基建工程。奥运的场馆,留下的不多,仅剩下了几所,其余的都拆了。这座斜塔,也没人叫它“奥运塔”,当地人把它称作“大零蛋”。
    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得到在奥运会的合法席位,对于我们这些大陆来客,是一场陌生的盛会。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在达尔姆广场对面。据说圣母大教堂是参照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样式建造的,被称作作北美最大的别具风格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圣母大教堂的正面矗立着两座高耸雄伟的塔楼,外形是一座极像哥特式风格的城堡。中间部分建造稍低,正上方是一个神的十字架,下方是圣母雕像,教堂门前三扇呈尖拱式的大门庄严而又神秘。可惜天色已晚,无法入内参观。
    赶了一天的路,累坏了女司机劳瑞,入夜才到了蒙特利尔附近的酒店,晚饭,住宿。

Day 8,(2016-08-23) 蒙特利尔市,渥太华市,千岛湖国家公园,多伦多市
    7点(23日)7点,又出发了。今天又是长途,蒙特利尔要到首都渥太华,五大湖区,然后再回多伦多。高速公路再好,也经不住路长,想想以前有人到中国华东五市游,一下子就完成了,现在我们也一样。幸亏一路好天,看看风景还算可以。假如像苏南,到处都是一色的彩钢板工业厂房那就不行了。
    加拿大国会大厦是渥太华最著名的标志建筑,大厦矗立于国会山麓,俯视渥太华河。构成国会大厦的布局是中央一座,两边相对各一座一共三座哥特式建筑。广场上随处可见雕塑,都是国家历史名人。
    国会大厦建于1859-1865年。1916年,原来在国会大厦中间的建筑毁于大火。入口处的百年火炬坛自1967年至今一直燃烧,以庆祝加拿大的国庆。国会山正中威严耸立着超过92米高的和平塔,和平塔的钟楼有53口大铜钟,其中最大的重达10,080公斤(20,000磅),最小的重4.5公斤(10磅)。我们到时,正好是中午11点,大钟除了鸣奏报时的钟声外,还奏了《啊,加拿大》。此曲是加拿大国歌,在这里听到本来也不以为然,后经导游提醒,不由得有了几分敬意。
    国家文明博物馆是加拿大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介绍了加拿大从印第安人自亚洲经当是尚能徒步走过的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的逾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馆内有全球最大的室内图腾展、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民族大礼堂。此外,还参观了两座小博物馆:加拿大邮政博物馆、加拿大儿童博物馆。
    千岛湖景区在渥太华和多伦多之间,又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界湖。大巴开到湖边码头,先是午饭。午饭是西式自助餐,感觉上比中式的自助餐要好吃。可能是一路上中式自助餐吃得多了。
    说起来也没有啥新奇,在国内太湖里的湖面风光看多了,游船上的风景也没有多少新奇。所不同的,是国境线。这一边是美国,那一边就是加拿大。很特别的,有两个小岛,一面的一个属于加拿大,另一面的一个属于美国。中间只隔了十几米的水域。偏偏又一起被一个荷兰人买了下来,开发成别墅区。中间造了一座小桥,一头是面枫叶旗,加拿大的领地,一头是面星条旗,美国的领土,中间再放一面荷兰旗,说明所有权属于荷兰人。
    正因为游船不断地在美加两边跨越,忙坏了我的手机供应商。 中国电信很忙,中国移动也很忙。乘游轮揽胜,船就在国境线上穿行,一分钟前是加拿大境内,一分钟后就进入美国。当然,只要不下船,签证是不需要的。
    出行时带了两个国际漫游的号码,装在双卡手机里。于是,出入境的短信忙了起来。一会儿是进入美国的短信通知,一会儿又会是进入加拿大的通知。而且,通知的内容还不止一种。
    第一种,告知资费变动:“尊敬的客户,您已登录美国运营商网络,资费及使用方式如下:
    第二种,通讯公司变成政府了:“外交部领保中心祝您平安:请遵守美国法律,注意交通安全,留意灾害预警。文明出游,入乡随俗,遵纪守法,加强防范,规避风险”。
    第三种,又变成了海关,“国家林业局提示:请勿非法猎杀、采集、使用野生动植物或非法购买、携带、邮寄、托运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特别是象牙、犀角以及含濒危物种成份中药出入境。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提示:请勿携带新鲜水果、蔬菜、种苗、燕窝、水产品、肉蛋奶、标本等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境,详情查阅官网或入境时向检疫官员咨询。中国国家旅游局温馨提示,文明旅游“三讲三不”:讲安全、讲礼让、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
    同样内容的短信,中国移动也要发一遍,只是资费有所不同。
    问题是,游船在国境线上过来过去,这些短信就反复地发来,一会儿认为你在美国,一会儿人认为你在加拿大。好玩极了。
    游船结束,旅行社的跟团游就到了尾声,车到多伦多,各自返回各自的出发点。七天一程,结识了几个朋友。一个是年龄长我一旬的东北长春人,摄影爱好者。一个是一对墨西哥的夫妇,各自说着不流利的英语,倒也相互熟识。再有就是导游小李,华裔,原籍北方人。到此,天宝旅行社的事宜就结束了。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Day 9, (2016-08-24)多伦多市,卡萨罗马城堡,多伦多老市政厅,多伦多岛。多伦多机场,温尼伯机场。
    多伦多的公交真方便,一张车票随便乘。有一个TTC系统,买一张票,可以在同一方向的各种汽车,地铁和其它交通工具上随意换乘两个小时而不必买票,甚至你都不用出示票。只是在几个大一些的站口,才有人抽查。除了月票以外,还有一种“Day pass”,可以在一天时间内,任意乘坐公共交通而不再分段买票。对于一天的旅游观光者来说,极为方便。
    卡萨罗马城堡, 这是一座由近代人建设的古堡,它是在富有的金融家亨利拉特男爵 (Sir Henry Pellat) 在 二十世纪初修建的杰作。古堡内有 98 间装饰华丽的房间,两座不同风格的神秘塔楼,深邃的地下隧道,规模庞大的马厩,马车和古旧汽车。还有隐蔽的暗室,典雅的温室花房,和一个面积达五英亩,依山而建的美丽花园。参观时很耗费时间。我们是到了门前等开门后马上买票进入的,观众不多,看得很从容。到了大批游客来时,古堡里就显得拥挤不堪,无法仔细地看了。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跟团游流水账

    多伦多旧市政厅(英语:Old City Hall)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1899年至1965年间是多伦多市政府所在地,坐落皇后西街(Queen west ST)和卑街(Bay street)的交界处,多伦多大学的旁边。建筑呈理查森罗曼式设计(Richardsonian Romanesque),于1984年列入加拿大法定国家古迹。走到它前面的广场,正好遇到一大队人在集会,周围不少警察,好像在起“保护”功能。仔细一听,人家讲的好像是俄语,讲英语时又多次激动地提到普金先生。不知就里,把我们的参观计划也打乱了。事后才知道,当天是乌克兰独立日,大量的乌克兰裔民众集会,大概是抗议俄罗斯干预克里米亚地区的。虽然见识了一次加拿大的群众集会,可是参观旧市政厅的计划就到此结束了。

    多伦多岛。最初多伦多的名字是这个岛专用的,现在的市区以前是叫作新约克。后来由于美国的纽约太有名了,这里不得不改个名以示区别。所以就依安大略湖里的岛命名为多伦多。
    现在的多伦多岛是一个公园,西北面还有一个小机场。进入公园不需门前,但是由于是个岛,到岛上去是需要摆渡的,摆渡要收费。而且,船少人多,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湖心岛公园其实没有多少好玩的,当地人都是来度假,或烧烤,或野炊,或撑起帐篷休闲的。匆匆忙忙地走过,其实没有多少兴趣。加上连续一周的旅途劳顿,就在野餐的桌子上吃点东西,趴着睡了一觉,权作休息一番。
    在多伦多市内玩了几个地方后,晚10点50分乘west jet的班机离开多伦多去温尼伯。起飞时晚点了半个小时,也晚到了半小时。
    晚班飞机,乘客很少,座位空的不少,后舱不少人竖起了间隔扶手躺下三个人的座位上睡觉。
    从多伦多的住处到机场,乘着公交沿来时的线路返回,由有轨电车转地铁,再转公交专线车一路顺利,省了不少时间,只好都浪费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了。
    多伦多的皮尔逊国际机场很大,有三个航站楼。西捷航空用的是三号楼,出发在楼上,国际国内没有明显的区域隔离,靠标志清楚区别。
    多伦多机场的安检。
    看到朋友圈里不少人在吐槽中国北京,杭州的安检,正好昨天过多伦多机场,加拿大人的检查也蛮敬业的。
    多伦多机场三号航站楼的安检分楼上和楼下两处,楼下仅一个通道,速度比较慢。楼上有三个通道,先排成一队,然后有一中年女性按各通道的速度缓急分配进入。
    进入安检通道,前面不远有一个祖孙三代的华人大家庭。祖辈大概是爷爷,父辈是夫妇俩,下面是小夫妻两个。孙辈的两个显然谙熟这里的安检系统,不过被分配到隔壁的一条通道,一次性通过。轮到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中年夫妇中的女子,安检门过了两次,还是没能行,一脸茫然。隔壁已经通过安检的女儿走来帮助,可能是身上佩戴的首饰有问题。摘下后给安检员看过,又想走过。可是人家不让,要让她把首饰放在盒子里过安检机,语言不通,又是女儿过来帮忙,才算通过。
    不想那个老爷爷模样的人通过时又有了状况。老人带了一个保温杯,里面汤汤水水的可能是保健品。安检员问他里面是不是液体,倒也有点难为了老人,也是一脸茫然。于是,打开盖子让人家看。对方也手势比划,意思是不能带入。老人以为是需要喝一口,端起瓶子就喝了一口,但还是不能放过。直到已经通过安检的小孙子到来才搞清楚,原来是液体不能带进去。安检通道又没有容器可以盛他的保健品,需要走到安检区以外。结果,还是儿子过来解围,扬起颈子一饮而尽,再将瓶口倒过来向安检员展示,好像饮酒时显示“干”了一样。
此番表演,有些搞笑,排在后面的人有些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那个负责分配的安检员有些不爽了,说道,这没有什么好笑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想想也对,又细细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行装。手机放在外套口袋里,水瓶是空的,电脑和平板机已从背包中取出。身上除了手表和腰带扣没有多余的物件,走进安检门,一次通过。
    晚10点50分乘west jet的班机离开多伦多去温尼伯。起飞时晚点了半个小时,也晚到了半小时。
    晚班飞机,乘客很少,座位空的不少,后舱不少人竖起了间隔扶手躺下三个人的座位上睡觉。
    从多伦多到温尼伯飞行时间是两个多小时,由于时差,到达时当地时间只过了一小时多。
    到了温尼伯机场,儿子来接,九天的旅程就顺利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