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桥边游荔波-春游黔湘之十
(2016-06-04 10:34:04)
早就听说贵州荔波县的大小七孔景区,原以为是以两座景观桥为主的游览区,慕名而来大多只是为了古桥。实地看过游览图才知道,两座古桥只是个景区名称的由来而已。实际上,风景都在古桥所横跨的响水河(漳江水系)两岸,或青山,或绿水,或瀑布垂呈,或深潭平静,或曲径通幽,或石桥横跨。景区由东至西,沿着江水,蜿蜒十数公里。
借助游览公交车,由西向东,一个一个景点,不停地走,不停地看。由于早起,又在城里来的大量游人的前面,乘车空,景点静,行走在溪水之上,呼吸着号称是全国负氧离子密度最大的空气,一时间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第一个景点叫卧龙潭,实际上就是拦河蓄水形成的小水库,一个小小的发电站。它的特点是暗河从崖底的山洞中喷出,河水被弧形的大坝拦住,形成了从坝顶直泄向下,落差近五米高的瀑布,水声轰鸣,雾气奔腾。四周岩石怪异,树木参天,大有藏龙卧虎之势。
第二个景点叫作卧龙谷,山谷深幽,水流潺潺,是个玩竹筏漂流的好去处,边上一汪平湖,叫作鸳鸯湖,乘上小船湖面上兜一圈,倒也极富情侣同游之浪漫。可惜年事已以高,过了青春浪漫的时节,就在码头上看看。
再上车前行,到了翠谷瀑布。瀑布的水从半山腰的树林中冒出,水流时隐时现,弯弯曲曲地顺着山势向下。别处的瀑布都是挂在山崖上,而此处却是在树木丛中跳跃。也不知道拐了多少个湾,一路冲到了山脚下的小河里,变成一个平静的水潭,小桥溪流,水色山光,加上游人的身影,好似一幅图画。
“水上森林”,实际上就是让游客在水溪中的各种石头上踏着水流穿过身旁的树林。水流有缓有急,树林有疏有密,石头的高低错落,再加上林木的吸音效果。双眼看着小溪中变幻的水势,两耳中充盈着淙淙水声,除了自己的身影并无其它干扰,游人犹如行走在仙境之中。
走出水上森林,眼前的标识牌提醒,景点是六十八级跌水瀑布。也不知道是从上到下层层叠叠一共六十八级,还是顺着小溪一共有六十八个台阶。反正是形容多,形容水流的形态。无所谓名字,跟着走,抬眼望,倾心听,尽情地呼吸就足够了。忙坏了团里的摄影大师,他们的眼睛里有到处可以拍摄的风光,镜头里显露出无处不在的美景。
正午时分,游人渐稠,嘈杂的人声盖过了潺潺流水,还好我们已行进到了预定终点小七孔桥附近。小桥原名响水河桥,是古代驿道的一部分,沟通着漳江两岸。时过境迁,车马驿道早就被现代化的公路所替代,络绎不绝的商贾马帮也不见了踪影,原来的道路竟成了商贩们摆摊的货场,深藏不露的小七孔桥也成了点缀景观的人文要素。仔细地观察这座小小的石砌拱桥,它没有精美的栏杆,没有厚重的桥墩,也没有高大的石拱,横卧在汨汨流淌的响水河上,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等候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小七孔桥是我们游程的终点,乘了景区车返回西门。正好出园午餐,再走下午的行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