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10月17日),乘车翻越中条山,近3个小时的山路从运城市开到它的属县芮城县龙泉村的永乐宫。永乐宫原本在黄河岸边的永乐镇,上世纪中叶,修建三门峡水库时为避免国宝淹没在水库中,整体迁建到四十多里外的现址。
山西之行,看了不少佛教的禅院,民间和官家的庙堂,唯独这里不同,属于道家的宫观。永乐宫是道教中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主庙,主要的看点是美妙绝伦的元代壁画和建筑。而且,是完整搬迁后的壁画。
资料中的永乐宫原来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一(其余两地以为西安重阳宫,北京白云观),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吕洞宾而建。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 (1247),竣工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期间长达110多年。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一座建了一百多年才完工的道观,用了六年就搬迁完成,有点言过其实了吧。
现在的这个永乐宫包括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宫和重阳殿这五座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依照中轴线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两边除了围墙,并没有什么配殿之类的建筑。原来建在永乐镇上的那座院落,也是这般单薄?可能搬迁的时候是有重点的,即挑了有精妙壁画的四座大殿而尽心工作的。
1,现永乐宫院门:
重阳殿又称“七真殿”;是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用连环画形式的壁画描述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的故事。
三清殿里的壁画,搬迁时的分割线是不确定地依照壁画图案的空白处施行的。所以,是最不易看出这些大块的壁画曾经经过了移动。纯阳宫和重阳殿的壁画因为是连环画式的布局,搬迁的分割就在图画的分隔处,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接缝。
认真地听讲,细细地观察,大家足足参观了两个小时,意犹未尽地踏上了旅行汽车,沿着黄河北岸向风陵渡方向继续接下来的游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