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 山西游之三

(2015-11-13 13:03:05)
标签:

历史

旅游

山西

文化

佛学

分类: 游记(晋冀鲁豫鄂篇)
  今天(2015-10-11)驱车离开了五台山,赶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去看应县木塔和悬空寺。前者令人惊艳得目不暇接,后者令人沮丧得大失所望。目不暇接是内容太多,来不及看。大失所望是大老远地来了,一纸贴在大门前的通知,使得游客们只能远远地望上一望。

    应县木塔,

    幼年时就在邮票上知道它。名气很大,向往已久。由于近年来在木塔附近当地建设了不少现代化建筑,原本鹤立鸡群的木结构宝塔看上去好像矮了一截,比邮票上的雄伟英姿有点逊色。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买了优惠门票走进塔院,才发现虽然远看是座塔,而近看却好像是一座宫殿。木塔早就停止了游人的登高远眺,能够进入的只是木塔的第一层。走进塔身,才知道木塔里面原来有着庞大和空旷的内部结构。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除了巨大的木构建筑,第一层内还有巨大的释迦牟尼的塑像,好像是一所巨大的禅院。实际上,不开放的各层,也都有造像陈列,可惜看不到了。不仅是造像,天花板上是精美的木制藻井,内墙上还有精湛的壁画可看,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各层上的大匾和石碑上的题记也都很有看头,借助手中的远摄相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块悬挂在不同楼层上的横匾和竖匾。尤其是那块点题的《释迦塔》的大匾,边上还有很多小字。据研究者说,这些都清楚地记述了木塔的建造年代和修葺的时间,好像是一个历史档案的记录。匾上的文字为“释迦塔”书写者是王瓛,一个金朝的七品小官。可是书法了得,题写了这块长2.65米,宽1.7米的塔名大匾。而且,从他的原题记可知,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在金明昌六年(1195年)有增修。以后的几次维修,也以阴刻文字的方法,留在了这块大匾上。由此,应县木塔的建造和几次修缮的年代就毫无争议地记录在此了。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从现在游人能够进入的第一层可见,木塔是内外两圈的建筑特点,即最外面是一圈柱子,而里面又有一圈柱子。好像是建了一个夹层,结构稳定了许多。每层的支撑外椽的木结构斗拱,都好像特地展览给我们看的。
木塔的北面,还有叫作“小西天”的一个小院,里面的人说历史比高塔还要悠久。可是看着有点像是清代建筑,也许他们说得有点过头了。不过,阳光下古朴的松枝和屋檐倒是一组不错的美景。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看过后院,又回到南面。再拍上几张留念照片,准备返回。
    看到大门外好像多了点什么,原来是新添的一座观音立像,肩披红色大氅,立在宝塔的前面。看上去有点喧宾夺主,不够协调。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匆匆走过,上车继续向浑源县的悬空寺进发。


    悬空寺,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因为岩上落石对游客有威胁,停止允许登临。也许只是个借口,也许是真的有危险。反正无法入内参观。门票125元减到25元,6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其实,景区还是不够厚道,按照《通告》的行文来看,原始通知的意思是“你可免费进入广场远观照相”,贴上了纸条,就变成需要购买25元门票了。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不远千里前来登临,不想被拒之门外,大煞风景。对我倒还好,1990年从大同到北京,路经此地,与三五同事一起观瞻。在游人少时上去过,窄小的宫殿,释道儒三教同处一室供奉的特点,像栈道一般的粗大方木深入岩石,稳固地承载着建筑的负荷。以及那些只是做着装饰作用的细长的立柱,在风吹时可以微微晃动的形态还是历历在目,只是少了几张照片而已。

    既然无法登临,只好远远地眊上一眊。和25年前相比,古寺悬在崖壁的险境好像缓解了不少,因为建筑左边有一大片原本是悬在空中用长长的几根象征性的圆木支撑的结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黄色山石垒起的墙。山崖下原来的深沟,以前是一片嶙峋沟壑,內有潺潺流水,从悬空的庙宇上看下来,十分惊险。现在是整修得平平整整的一条水渠,有了一点崎岖山路变成康庄大道的味道。地处险境的面壁修行之地,成了挂在悬崖上让游客欣赏把玩的古董,旅游的生财之道,目标明确。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 <wbr>- <wbr>山西游之三


 
   如今的悬空寺被说成是恒山第一景,好像到了悬空寺就到过恒山了似的。实际上,恒山是一座连绵起伏数百里的山脉,山景还在数公里以外的山里。

    团友们就以在山边点题石头处大摆姿势摄影留念结束了悬空寺的行程,不枉费千里迢迢赶来一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