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被誉为北方的威尼斯,以水城著称。水多,桥就多,桥多就会影响船的通行。于是,像伦敦的伦敦桥一样,像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桥一样,有许多桥孔能够打开的桥梁。每当夜深人静,桥上车少人稀时,断开了桥上的交通,桥孔打开,让大船能有足够的高度通行。这就是导游说的圣彼得堡的一大特色,开桥。
下榻的酒店正好在涅瓦河畔,坐在房间里就可以看到那座竣工于十月革命前夜,1915年,沙皇时代的钢架双拱桥,彼得大帝桥。双拱的中间有一道看上去是平的梁,实际上它是可以从中间分开并以边上的桥桩为支点向上升起,形成一个开口的开桥机构。
睡到半夜,由于时差的关系,醒了。忽然想起导游的介绍,赶紧探头到窗外张望,只见桥上灯光一片,河面上的泛光和天上的圆月相映成辉,甚是漂亮。正好是夏至过后不久,还有点白夜的意思。可惜没带三脚架,把相机平端在窗台,勉强拍了几张夜景。
至于开桥,虽然桥头上有告示说是每天2点到5点,一点半等到三点也没看见。也许,日子不对,周五不开,也许,就是一个传说,也许,我太认真了。
三点过后,照明灯熄灭,地上暗了一点。不过天上并没没暗多少,因为东面的太阳又出来啦。
第二天,晚上两点过后,又没有了睡意,就依着窗台,坐在那里等着看开桥。半个小时后,桥真的开了。两个大拱间的那块平板一下子从中间折转升了起来,中点形成了一个人字形,慢慢地人字形上面的那个结点又向两边分开,成了两块斜着竖在那里的八字形翘板。整座桥就成了两边的两个半圆拱形和中间的一段空挡。紧接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高大轮船一艘接着一艘鱼贯而过,忙了个不亦乐乎。最后的一艘船是倒着驶过打开的桥孔的。这艘船一过,开桥就进入了尾声。开着的翘板又从高处向下放平。再从人字形变回到平坦的一字形。整座大桥又恢复到原样。
开桥结束,随着大型船舶的远去,河面上又恢复了原先的平静。3点一过,照明路灯熄灭,一切又回到了原始的状态,只有东方的天空又渐渐地露出了灰蒙蒙的白色,新的一天又将开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