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2014-06-09 13:28:28)
标签:

旅游

太仓

沙溪古镇

小桥流水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说到沙溪古镇,一个在云南大理,一个在江西上饶,还有一个在江苏太仓。大理的离我太远,上饶也不算很近,只有太仓的这个是得空即可造访的。再加上乐龄人旅游俱乐部曾组织寻访,彼时恰逢我外出错过。得宋导,俞兄游览后的美好反馈,心中思念不已。找了空闲时间,约好朋友,自驾前往。

无锡到太仓,道路便利,沿市内的快速道向东,接上无锡到太仓的省道锡太路,近百公里笔直的大道,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古镇景区的路口。

沙溪古镇和江南其它古镇的格局基本相同,一条叫作戚浦的小河加上两岸的民居,先是以舟楫通行东西往来,而南北两岸又以各式小桥沟通。桥堍以下的石板路就形成了纵向的街道。居民一多,再发展到沿河房屋的背面又形成了两条小街,河南街和河北街。所不同的地方是,宋代景佑年间在几乎与老戚浦河平行的位置绕着河南的地域又开凿了一条规模大一些的新戚浦河,这样老戚浦河的南岸就成了一个橄榄状的长条小岛。而后来尤其是现代的小镇建设又都以新戚浦河两岸为重点,客观上使得老戚浦河的两岸保持了明清老街的原始风貌。典雅的小桥流水人家。成了小镇优美乐章中的华彩乐段。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和其它江南古镇一样,戚浦河两岸的一些段落也新建了不少仿古的亭台廊榭,看上去有些面熟。这些建筑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点缀风景;一个是把河岸靠后新型建筑遮挡到游客目力不及的地方。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四清桥”,一看桥名就知道是一座在文革之前1965年针对农村中“四不清”现象开展的“四清运动”时期造的,一座看上去像是砖构的钢筋混凝土的单孔双曲拱桥。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四清桥的东边,面对着的就是古镇的西街的街口,再向东,就进入了老戚浦河两岸。河上的第一座石桥叫作新桥,所谓新桥是相对于河上的其它古桥而言,桥是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新桥也叫利济桥,单孔石构,始建于明朝崇祯七年,清代有重修。有桥柱联曰,“印水回环看此地钟声古寺,娄江映带问何时潮接唯亭”,“有谁题柱乘高车驷马,何处传春想黄石赤驹”。前联一问一看,写尽了当时桥边两岸的风光,后联一乘一想抒发着作者的志向。新桥的两边,完好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沿河建筑,河边的码头,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沿河的房屋,就造在河堰边竖立的石柱上,有点象湘西的吊脚楼。所不同的是石柱撑起的空间里还藏着一个小小的码头,上端直通楼屋的上层,这使得房子里的人足不出户即可上下小船,装运货物,即免除了日晒雨淋的艰难,又保持着各家各户的私密性。更加有趣的是,就在这座小楼的边上,还有并着与小河垂直的纵向码头,方便后面街上的住户公共使用;与小河平行的横向码头,为沿河的民居几家共用。古镇河边石埠建筑的多样性集中地呈现在游客的眼前。为我们遥想当年小镇交通基本依靠水路时河里舟楫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提供了实物依据。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沿着老戚浦河的古镇被现代化的通衢大道一分为二,大道的东面叫作东街。大道边上沿河是一个搭建着的紫藤攀的候船长廊,一艘艘别致的游船就并排停泊在静静的河面上。时值周三,并不是游客纷至沓来的日子。没有了旅行团的光顾,游船码头一派清净。船夫们都在边上的小屋里休闲,多少有些被冷落的感觉。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再向东行,前面又是一座古朴的石拱桥,半边引桥直接伸进了岸上的民居。桥名唤作“庵桥”,想必一定与原有的禅寺有关。原来,这座桥单孔石拱桥原本是正对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长寿庵的山门的桥。所以有了庵桥的称呼。历史沿革,时过境迁,佛庵早已不知去向,始建于宋景佑年间小桥原来是座木桥,清康熙四十四年改建为石桥。到清光绪十年又有了一次大修后,一直保存至今。有趣的是,桥的北面依然保持着大门洞和门洞下面关门时抵门栓的石窝坑。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庵桥边上的民居成了一间茶馆,主人颇有几分文人气息,内饰也是琴棋书画摆设。同行中恰有书画爱好者,就着茶簾与老板切磋起来。正好借光从临河的雕花窗格欣赏一番。看来聊到投机,临行时也不说要收茶钱。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茶馆出来,再向东行,又是一座石桥,义兴桥。因为修桥的人姓曾,又叫作曾家桥。桥初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明朝知州刘世龙为表彰乡绅曾彪的好义,令曾彪造的桥。看来官家表彰乡绅并不需要钱财。小桥原来是石堍木桥,到了清康熙年间改建成石拱桥。和前面看到过的两座石桥一样,也是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看罢小桥流水,转到北面的小街,市井商号,店铺林立。时间已是正午,急着找地方补充,草草走过。实际上古镇还有一些名人故居和园林,但是没有了导游手册,没有了别家导游的扩音喇叭,加上游客稀少,一时间竟没有了方向。好在古镇精华所在均已饱览,其它也就不足为惜了。

就要离开沙溪古镇了,感觉上还有它的一点与众不同没有写到,但竟未能想起。回家看了随手街拍的照片,看到了那些休闲聊天,品茗打牌的本地居民,才恍然大悟。老是讲着“小桥流水”当然不够,最后还要落实到“人家”嘛。沙溪不像众多的像“公园”一样的没有居民生活的古镇,是一个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所在。只有如此,才能传神地表现出它的古镇特色。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沙溪古镇-(太仓游记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