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西津古渡偶感 -(原)

(2013-11-30 20:01:11)
标签:

镇江西津古渡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西津古渡,原以为是一个类似于江南到处可见的假历史文化“古镇”,一个类似于“凤凰古城”一般的酒吧城。身临其境,反倒对我的习惯思维有了一番颠覆。站在从汉唐到民国直至今天都有实物佐证的码头边,举目远望江北,历数京口瓜洲,且无暇顾及身边新造的街巷。不禁对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另有一番感慨。
    半山先生是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泊船瓜洲》是在停泊北岸的船上写的,其时他的改革受到了挫折,据说是有感而发。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或者改良,很多都是有反复的,从秦代的商鞅,到清代的戊戌变法,总是不会一次成功。
   而今我却站在南岸,于是,感觉就不同了。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小时候,这首诗是先从读到半中间的句子开始的,一有人要说到形势大好,就会引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年复一年地吹,江南一年又一年地绿,形势一次又一次地好。
    到后来,感兴趣的是“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远离故乡,总免不了有点想要返乡的思绪。于是,总是盼望着能照我还乡的明月。
    接着,游历到了扬州,江上尚无大桥连通,人车来往全靠舟楫。于是,站在渡轮船舷边上,就领会了“京口瓜洲一水间”。
   最后是乘船溯江而上,经过镇江,江轮行进迟缓。总想着有道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如何总也看不到。
         
   其实,此诗用来描写“五胡乱华”后,中原士人“衣冠南渡”,或者北宋不敌金兵,变成了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的历史倒也很贴切。
   你看:朝廷渡江南迁后,爱国之士总想着返回中原。且登高北望,“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一水的间隔并不遥远,可又是长久的期盼。“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夏秋冬,过了一年又一年,王师还是没法北定中原,于是,只好无奈地问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今,大桥飞架南北,长江天堑早已成了高速通途,西津古渡完全失去了它的通航功能。所有的只是不能被遗忘的历史鉴证和弥足珍贵的文物价值,被千年独轮车碾压出车辙的青石铺就码头通道也变成了两边商贾林立的小小街巷,游览其间并不需要采买各式物件,单是行走其上便可以有一种慨古缅怀的气息扑面,比起无锡的新造古镇好过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