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摄影采风进入华彩乐段,天亮就要到南太行山的王莽岭上观日出了。今天才体会到摄影“发烧友”们的情趣所在,不到三点半,一行人都披挂整齐,登上了前往景区的汽车。到上党盆地好几天,渐渐地了解了晋城一带的地形。南太行山的西面山西境内是较缓的坡地,可乘车沿着公路登山,而东面的河南境内,则是直落几千尺的峭壁。登上王莽岭,看到的日出却是在河南辉县境内的。
汽车在盘山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天还是黑蒙蒙的,加上刚刚过了国庆节,熙熙攘攘的人流都回到城里去了,一路上连汽车的灯光都不多。兴奋不已的团友们睡意全无,讨论着昨晚刚和当地摄友们交流过的拍摄技巧。甚至连三脚架的配置都打听得十分详细。
到了王莽岭景区的入口处,四周仍然静悄悄,连景区交通车的司机都还在梦乡之中。幸好陵川摄影协会的王秘书长早有准备,找到值班的管理,临时安排了交通车司机,大伙儿换车向山脚驶去。也不知道沿着蜿蜒的山路绕了多少道山梁,车行到了观日台景点的山下广场。
时值月初,天空繁星点点,银河两岸,织女牛郎看得清晰,大熊小熊分野甚明。正在回忆幼时跟着外婆在场院里数落星星的场景的当儿,导游来了,指引着走上徒步登山的最后一段山路。
刚走到石阶路边,茂密的松枝遮住了天上的星光,再加上又是黎明前的时分,大家靠着手里电筒的微弱灯光向上攀登。新修的蹬道有点不够规律,伴随着耳边一阵阵呼呼作响的松涛声,高一脚矮一脚地走过了近半个小时,总算安全抵达观日台上。
“天将晓,莫道君行早”,虽然不是黄金周假日,东方欲晓的时刻,台阶上和山崖边的步行石板小道上还是站满了观日出的游人。很多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少还是专业摄影师。先登者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后来的则背着机器左顾右盼。离预计日出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东方渐渐地显出了微微亮光,脚下的山峰也慢慢地显示出它们的身影。摄友们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忙碌,抢拍着稍纵即逝的光影。
猛然间脑海里闪过了年轻时候读过的诗句,“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太阳东升在即,真的能够远眺黄河吗?我期待着。然而,都是雾霾惹的祸,日出比预计的时刻晚了不少。不要说能看到黄河,就连眼前河南辉县的县城也看不到了。好在穿透雾霾的阳光还是很给力的,山下的山林沟壑在阳光的平射下露出了很有立体感的绰约身姿。
东升的太阳到了离远方的地平线很高的位置才展现出它旭日的风采,身后的松林和群山也染上了金黄色的光芒。王莽岭的全貌,渐渐地呈现在眼前,近处是身边的苍茫劲松,然后是高低错落的树木花草,远处的山峰一层层地由青绿色转变成黄褐色,好像是一幅典型的国画山水一般,只可惜天边的云层没有形成期盼中的朝霞。
然而,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看不到山下的云海和红日一跃而起的景观而感到丝毫沮丧。此间的日出风光比起以前看过的泰山上红日从东海一跃而起,黄山日出的翻腾云海,加勒比海游船上水天一色的海上朝霞,各有自己的特点,应该说豪不逊色。
周围的游客受到日出美景的感染,纷纷扯开嗓子唱起了各自的民歌,东西南北风,各显豪情声韵。
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练过的合唱,
“红日照亮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身临其境,感慨万千。
远来的游客是没有资格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收拾好手中的设备,整理过肩上的背囊,匆匆绕过山峰,下山乘车去领教由挂壁公路下山的惊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