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城晚眺》诗的意境 - (原)

(2013-09-23 09:49:52)
标签:

文化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学习古琴,一曲《慨古吟》引得不少考据,忽然想起了常州人在宣传自己的“常州古城墙”时所引用的明代浦源的诗,《西城晚眺》:
《西城晚眺》诗的意境 <wbr>- <wbr>(原)
    诗虽然是用当代最先进的电脑镌刻的方法落实到了石头上,却不如古人写在纸上来得正确,常州的文人还是有两处搞错了。好在长源先生的诗还有文字正本,且抄录如下:
“宫柳犹遮旧女墙,
角声孤起送斜阳。
英雄百战成寥落,
吴楚平分自渺茫。
寒雁动愁离塞远,
暮江流恨入云长。
古今天地谁非客,
何用登临独感伤。”
    第一处,原作是“宫柳”,并不是“官柳”。常州人此处也许是用心良苦,因为假如是宫柳的话,浦源凭借西眺的城墙可能会与常州城墙相去甚远,因为常州城是府城,却从来没有被认定为宫城。
    第二,三处,石头上的颈联为“寒烟带愁离塞远,暮江流恨入云长。此处“寒烟”当为“寒雁”。浦源虽然是明朝人,但是他的诗却是以“近体有唐人风致”著名。所以,颔联和颈联必须分别对仗。“寒烟”,到处可以有,是不是离边塞远近倒是无关紧要。因此,此联是“寒雁动愁离塞远,暮江流恨入云长”。
    浦源也写过不少山水诗,比如联句“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山水景物,但是这一首七律却分明是感慨世事。颔联的“英雄百战成寥落,吴楚平分自渺茫”。就是在感慨汉代吴楚七王之乱被中央政府军队镇压平定的往事,腥风血雨,显然不是歌咏城墙美景的。
    常州是府城,无锡只是个小小的县城,无锡人浦源,在明初以贤才被授官晋王府舍人。足迹分布较广,山西陕西,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等,这首带了点慨古诗情的七律,到底是写无锡城墙,是写常州城墙还是他所游历过的其它城墙,还有着不确定性。
    按照常州古城墙现在的说明,城墙筑于明洪武二年至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369-1370年。而无锡人浦源的生卒日期为元至正四年(1344年)生,洪武十二年(1379年)卒。他应该可以在27岁前后看到这座雄伟的常州古城。而无锡的砖砌城墙,筑成时间比较晚,在明嘉靖年间。虽然此前的无锡也有土石垒砌的城墙,与浦源诗中的“宫柳犹遮旧女墙”无锡城的景象相距甚远。不过,常州城墙也不一定可以与诗人的描写相对应。因为,就算浦源在世最后一年时看到的常州城墙从修建好开始算起最多也只经过了9年的时光。作为常州这座府城的城防工事应该是固若金汤的几百年大计,宫柳如何能够长到遮挡女墙(如是城墙,就应该是指城楼的垛子)的高度,而且还是“旧”的女墙,显然不够贴切。

    其实,不论是常州城墙还是无锡城墙,这都不一定是浦源咏颂的具体地方,借远眺的风景来感慨历史长河中龙争虎斗的匆匆过客才是《西城远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俱往矣,古今天地谁非客,何用登临独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