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一座有深厚人文历史城市,即使是自泰伯奔吴到了现在的梅村落脚,也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无锡的禅院道观庙宇也是不泛有着悠久历史的所在。能够说明这些历史的,一是浩瀚的古籍中的记载;一是地下墓葬里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有就是地面上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建筑物和石头碑刻。除此之外,生命力极强的古树名木,就成了植物性质的人文遗存了。
银杏,又称作白果树,就是能够说明无锡历史的见证名贵树木之一。由于银杏树雌雄异株的繁衍特性,再加上银杏树结果时所需要的树龄较长,一般爷爷栽树,孙辈才能吃到白果,又称作公孙树。因此,成片的银杏树林很少而大多数以单独的一两株的形式存在。而这一株两株的银杏树,往往经过先人的刻意保护,成了无锡禅院道观庙宇中历史悠久的见证。
位于无锡马山的灵山大佛景区内就有一棵这样的不可多得的银杏古树,被视作祥符古寺唯一的古木遗存。据称,祥符寺开山在唐朝贞观年间,所以,景区推断这个银杏树的树龄应该在1400年以上。
不过,原以为这株经历过千年风雨霜雪而依旧显得枝繁叶茂,能够为灵山大佛的历史渊源提供真实佐证的古树,却在近十年的众多朝拜大量的信女善男和到此一游的观光人群关注下一步步走向枯萎。
请看大佛开光初期的银杏古树是这样的(照片是2004年拍的),既不需要拄着拐杖,也不需要特别的关照:
到了2010年,古树真的老了,做了好几个钢铁的支架,有点摇摇欲坠:
时光转到了2013年的七夕,原本已经老态龙钟的大树,居然成了缺胳膊断腿的模样:
虽然,植物的生老病死也有着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如此快速地演变落实到了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名木上,不禁要问,日新月异地提高着入园门票价格的管理当局,你们自己的存在规律是否也会像这株银杏树遭遇的那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