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乘飞机返回无锡,搭乘被“务工农民”多次评论的深圳航空公司的班机。订了“非常准”航班报告,随时了解行程的信息。由于深圳地铁系统的快捷,提前两个小时到了机场。顺利地通过安检,进入候机。按照指引,走到了通道的尽头,再下楼转了一大圈到了51号登机口。忽然发现竟然是二十年前那个大型公共汽车站一般的最老候机楼。旧地重游,大有一阵忆苦思甜的感觉。不过,另外的不祥预感也来了,是不是这个航班的优先级太低了,低到可有可无的地步?
等候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不过随着“非常准”的一个个即时预报短信发来,从搭乘飞机在前方站起飞到在深圳的跑道上降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通告,因为预定起飞时间是晚8点35分,飞机到达深圳机场的时间是7点34分。想着“农民”因受航班屡屡晚到耽误了行程,宁可舍快求慢换乘火车从无锡到西安,心中庆幸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登机口的一块小到不能再小的塑料牌,和那些各种现代化显示屏的信息截然不同地显示“航班延误”。于是,一男一女两个机场工作人员就成了乘客们“吐槽”的出气筒,拿着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原因搪塞着大家。
最好笑的原因是,因为广州机场大雨,影响到深圳机场的起飞。众所周知,广州在深圳的西面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而深圳到无锡是由西向东,怎么会影响深圳到无锡的飞行呢?就算是飞机从东向西起飞,难道波音客机需要转一个近两百公里的大圈子才能飞翔吗?再说,飞机起飞后将会爬高到万米高空,千米高的云层能奈它何?连一个操着不大流利英语的欧洲老外都有点感到诧异了。
现在信息系统发达,广州的即时天气预报,手机一查就在手里出现,只是多云而已,大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按照那个对抗着乘客的质问,连工号牌都藏起来的女工作人员的指教,我用“非常准”的天气雷达云图即时信息功能查了一下,结果却与她所期望的云图相反,广州机场上空连云都没有,如何来得大雨?女子一阵语塞。那个男的比较能够随机应变,狡辩般地回应,刚才是有的,现在随风飘过去了。哈哈,天有不测风云不假,天有不可记录的风云则不可相信,难道真的回到了“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年代?
即使对面的工作人员不说,真实的原因还是传来了。原来,广州大雨夹杂着雷电,大量的到达航班备降到了深圳。而广州云雨过去,这些飞机都要飞回广州。需要在跑道上等着起飞的飞机有24架之多,就算是每2分钟一架,这些多出来的飞机就要占到近一个小时。而等在“公交车站”的航班,优先级显然是最低的,那就等着吧。
作为安抚措施,在乘客的多次催促下,机场方的两辆小推车送来了几箱小个儿的不知道是什么厂家生产的方便泡面和最小号的“怡宝”纯净水。其实,乘客的烦躁心理还是很容易缓解和引导的。马上开水箱的边上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大地减轻了两个机场工作人员应对质问的压力。
吵闹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临到晚点近两个小时的时刻,突然发出了登机的通知,而两个机场工作人员面对着门外等候的摆渡大巴车开着的车门却找不到自己大门锁上的钥匙,不得已转到了隔壁的大门,搞得大巴司机又是一阵忙乱。
总算登机了,空面带职业性的训练有素的微笑和机场上那个遮掩着自己的工号女子倒挂着的冷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机舱门的在晚点两个小时后关上了。然而,等了好久,还是没有听到预期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坐在几乎是安静到无声的机舱里,心中又是一番揣测,是不是机场为了规避晚点两小时以上需要补偿乘客的规定把我们交到了航空公司啊?
11点08分,飞机总算上了跑道。在晚点了153分钟的时刻,发动机的轰鸣声大作,飞机由西向东,开始起飞了。脚下,入夜后的深圳城区仍然是一片灯火斑斓,连一丝下雨的云层都看不到。
广州白云机场上空的雷雨云层,你散去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